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3年11月04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藏”在工地里的摄影师

马 杰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3年11月04日   4 版)

    落日熔金    肖文青 摄

    □ 马  杰

    肖文青,中铁十四局沪宁合项目部物资部副部长,喜欢利用闲余时间琢磨摄影技术。二十余年对摄影的热爱让他从最初的摄影爱好者成为当地摄影家协会的一名专业会员。

    为人低调、性格温和是别人对他最多的评价。他把自己的摄影特长一直藏在自己的生活与爱好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藏”在项目部里的摄影师。

    如他所言,“一开始摄影只是兴趣使然,觉得随时记录身边美好之事很有价值。”但是没想到这个兴趣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他用快门记录下令人忘返的风光之美

    新疆和静县巴伦台,托乌公路项目驻地,天山南麓,雪山连绵。平均海拔达4000米的天山山脉雄奇俊伟,仿佛在戈壁滩上竖起的高大屏障,阻隔了新疆南北。天山山尖积雪经年不化,每当烈日当空,便蒸腾出团团云雾,彩虹便从空中搭建了桥。

    “李白有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气势十足,每当我站在天山脚下举目远眺,只觉心中无比坦荡开阔。”肖文青感慨道。

    他拍摄的不光有单纯的自然之美。在巴伦台,由铁道兵建设的南疆铁路在山脚蜿蜒而行,它穿越戈壁、雪山,修建过程极为困难。在他的相机中,有这样一张照片,长龙一般的南疆铁路线与高大巍峨的天山并向伸展,构建出一幅极为和谐的风景画。

    “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建筑融洽存在,让‘美’这个字不再单调存在,而是韵味十足。”肖文青对相机中的这张照片十分满意。

    肖文青每换一个项目,都会用手里的相机拍下令人陶醉的风景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份工作给予了我可以不断饱览祖国山川江湖美景的机会,如果不好好记录下来岂不是有所辜负。”

    他用快门记录下人文关怀之美

    在肖文青的宝贝相机里,占据大部分内存的都是各式各样工人劳作的照片。

    “这张是在厦沙高速项目拍的,工人正在捆绑钢筋,你看他们汗如雨下,仍然兢兢业业,让人感触颇深;这张是在南玉项目的邕江大桥拍的,黄昏落日下,工人在十几米高的桥墩上工作,十分辛苦;还有这张……”肖文青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般向我“炫耀”那些他珍藏的佳作。

    这些人物照片不同于那些大好山河带给人的视觉震撼,而是极富人文关怀的细水长流。

    “一线工人工作辛苦,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要坚守岗位,不过现在好多了,医疗、卫生、食品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提升太多了。你看这一张,这是沪宁合高铁项目专门给工人请来的体检医疗队伍。我们中国铁建的施工技艺越来越高,同样的,对待工人的关怀也越来越好了。”肖文青欣慰地说道。

    除了这些,他还记录了很多中国铁建作为央企展现责任担当的照片。其中有一幅是南宁洪灾时,他拍下一对刚刚被救援队救出的老人与孙子的照片。照片的背后则是他所在项目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救灾,成功救出很多村民,为当地挽回重大损失的感人事迹。

    “照片是可以有温度的,一样可以带给别人感动,我喜欢拍下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那次救援,我们顾不上吃喝,全身心投入到救灾中,最后看到当地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方,真的令人欣慰。”肖文青颇为感慨地说道。

    还有另外一部分照片是肖文青最为津津乐道的,那便是他从业二十年来经历过的诸多国家重点工程。从新疆巴伦台到福建沙县,从广西南宁到安徽滁州,每到一处他都用相机完整记录下各个重大工程节点。

    “这些大国工程都是造福人民的‘大国重器’,能参与其中是我的荣幸。我见过从无人戈壁滩竖起的大桥墩身,也见过数十米高的水中桥涉水而起……我看到它们从无到有,所以我用相机原原本本地把它们记录下来。”肖文青说道。

    肖文青从不把拍出这些好看的照片当作自己的功劳,按照他的话来说,“是景美而不是我的拍照技术多高超。”

    肖文青是中国铁建数万职工中的一个,他们在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肖文青将继续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按下快门,“咔嚓咔嚓”记录那些美好之物。

    作者单位:中铁十四局三公司

强国复兴“接力跑”
成长的园地
逐日而行(图)
“藏”在工地里的摄影师
重走襄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