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阳9月14日讯(通讯员 )连日来,在广东省揭西县凤江镇凤南村,由中铁十七局城建公司建设的揭西县垦造水田项目迎来收获季,片片稻田满目金黄,稻农们开始了新一季的收割工作,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经过垦造的田地,取水更方便,排涝也顺畅,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大提高,今年我们的水稻亩产高达1000斤,这下种粮更有底气啦!”凤南村的稻农手捧颗粒饱满的水稻高兴地说。
“这里以前是成片的荒地,我们将散田、荒地集约起来,使土地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现在已经形成了‘水源有保障、集中连片、可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优质良田,今年总粮食产量能达到200万余斤。”该项目负责人韩峥介绍道。
垦造水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保护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工程进场以来,建设者深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基础设施修建等综合措施,高效推进撂荒耕地治理,为当地新修水沟水渠2000余米,新修泵站8座,垦造荒地2000余亩,使农田在灌排、交通、生态等方面得到优化,真正打造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田。
提升耕地质量是垦造水田的重要环节。施工中,建设者开展土地耕作层土壤取样送检工作,根据检测结果对铅、汞、镉等八大金属含量超标的土壤进行客土换播,对土质疏松、肥力较低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提升肥力,并通过多轮试种、改造完成土壤的提质改良,切实满足区域内23个村镇近3000户农民的生产需求,带动更多农户参与水稻种植,促进产业振兴,为当地筑牢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