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
“持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立足国家所需、两链所困、产业趋势,集中优势力量,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加快科技产出步伐……”中国铁建2023年年中工作会议为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谋划出路径图。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企业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国之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中国铁建而言,进一步增强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市场竞争,终归是企业实力的较量,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三个要素”,即优秀的经营者、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保障。其中,独特的技术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新技术、科技奖项、标准、专利、工法、论文等科技成果,这些是申报施工企业资质、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等平台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加快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新作为。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外对专利质量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专利质量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要辩证地看待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坚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发展理念,从源头抓起,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磨专利申请,不断提升专利质量,形成更多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高质量专利;从国家战略高度布局,加强“一带一路”专利海外布局,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制造业重点领域培育高价值专利。同时,要把对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知识产权强企的有效途径。
再其次,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要做好成果转化顶层设计规划,加强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并落实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专业化成果转化平台,建立明确有效的成果转化配套、激励机制。要加速申报国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升中国铁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打造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生态。
最后,加快人才引领驱动是科技创新的必要因素。要下大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通过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研发锻炼人才,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凝聚人才,实施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培养人才。要持续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政策,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