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见证蓝图变实景

门 帅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3年09月15日   4 版)

    编者按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主会议厅里一场关乎世界发展与时代走向的演讲,让中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千年丝路被唤醒。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果举世瞩目,凝聚着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共同命运,也凝聚着中国铁建的海外发展奋斗史。在铁建人的共同努力下,亚吉铁路、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中老铁路等一大批合作项目在共建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

    历史的分量,只有历经岁月的沉淀才会更显厚重;时代的脚步,只有饱经汗水的浸润才会愈发坚实。即日起,本报特开设“丝路时光”专栏,记录这十年间我们海外发展的奋斗岁月,共同见证中国铁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壮美图景。从历史的原点,到未来的起点,这条沉寂了数百年的丝绸之路,将承载着更大的历史使命,继续谱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

 

    □ 门  帅

    从缤纷旖旎的波斯湾沿岸,到酷热干旱的撒哈拉沙漠,随着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中国铁建建设者用坚实的步伐,踏出“一带一路”沿线的伟大成绩,同中东沿途国家携手发展,迎来民生领域的全新改变。

    2023年夏天的卢塞尔新城,当汽车行驶到熟悉的十字路口,30岁的穆罕默德·卡西姆下意识地望向右边——不远处是卡塔尔的地标性建筑卢塞尔体育场。这座由铁建国际承建的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主场馆,最多可容纳9.2万人同时观赛。因其金色的外立面、近似碗状的造型,大家给它起了个外号——“大金碗”。这个外号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引得数以万计的球迷前来合影。世界杯期间,它见证了卡塔尔万人空巷的宏大场面,“目睹”了球星梅西封王的巅峰时刻,也为像卡西姆一样的普通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去年冬天,卡西姆在卢塞尔体育场观看了阿根廷球队参与的两场比赛,尽管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卡西姆对当时的盛况记忆犹新:不同肤色的球迷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崭新的卢塞尔体育场里里外外挤满了人。“大家都非常激动,跳着舞欢呼呐喊,声音在一公里外都能听到。”比赛现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在卡塔尔居住十多年,卡西姆第一次经历如此盛大的活动。

    早在2018年,卡西姆就从新闻里留意到这座占地巨大的世界杯主场馆。那时候,卢塞尔体育场尚未成型,只有钢筋和水泥,每次开车路过时,他总能看见不同肤色的人在工地上忙碌着。该项目建设高峰期有7000多人在岗,其中外籍员工占比近九成,这些外籍员工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来自巴基斯坦的工程师古尔巴哈尔就是其中一员。古尔巴哈尔曾在中国辽宁上大学,完成学业后便回到中东工作。“在中国同事身上,我总能感受到亲切和耐心。”得益于卢塞尔体育场项目,他认识并加入了中国铁建的建设队伍。当坐在自己参与建设的卢塞尔体育场看台上观看世界杯比赛时,古尔巴哈尔甚至有点难以置信——在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下,复杂的图纸变为现实。

    事实上,在卢塞尔体育场正式“亮相”前,它就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2020年12月,卡塔尔中央银行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五套法定货币卡塔尔里亚尔纸币,新版10里亚尔纸币上出现了卢塞尔体育场图案——这是“中国建造”首次出现在卡塔尔货币上。这张印着卢塞尔体育场图案的纸币,伴随着当地人的衣食住行。

    卢塞尔体育场项目副经理李白,是一名资深球迷,每每想起没能到自己参建的卢塞尔体育场观看一场世界杯比赛时,他虽感遗憾,但更多的是欣慰。“我们的项目创造了历史!当地人知道我们建造了卢塞尔体育场,又来建设Neom新城时,总会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

    Neom新城是沙特“2030愿景”中规划的未来城市,重点发展能源与水、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等九大行业,这座拥有100万人口的庞大城市将是一个地面没有任何汽车或道路的智能零碳城市,两层地下结构用于基础设施和日常交通。

    “我们所在的隧道支洞项目,是未来新城整个交通系统最基础的部分!”身处沙漠腹地,面对资源调配困难、设备运输不便、洞口间距较远等诸多不便,李白与建设者们一起,深入现场一线,24小时轮流调度,大大缩短了单循环作业时间。随着国内隧道爆破专家定期开展指导授课,项目上越来越多的熟练职工组成了专业爆破小组,在保障项目进度的同时,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如今,中国铁建的项目为中东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惊艳的变化,中国建设者也将继续用勤劳与智慧,为“一带一路”沿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铁建国际

见证蓝图变实景
长桥卧波(图)
老崔的心事
铁建人与海浪
怒放(油画)
沈水之滨向阳“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