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饮食人生 风味铁建

许佳琪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2年12月23日   4 版)

    □ 许佳琪

    冬至倏忽而过。

    看着手机上家人传来的照片,那一桌我如数家珍又馋涎已久的菜肴,被镜头短暂地捕捉下来,传送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我面前。我的味蕾顿开,胃和大脑一起翻涌作响,将我带到小时候立冬时节的餐桌。在这南方的汕头还并不冷的冬日里,我再次感受到了一种足以抵御任何严寒的温暖,一份永恒的温暖,它的土壤是我们生命的历史与记忆。

    关于食物与记忆,我想我们每个铁建人都有话可说。走南闯北,每到一个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探索美食,相信铁建人对此已经轻车熟路了。对于不同地域餐桌上的美食,铁建人总是不吝词藻地娓娓道来。不论是苏轼笔下《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里的竹笋,或者是《豆粥》里的一碗清粥,以及小小一盏时蔬写成的《春菜》,甚至是当代作家汪曾祺散文中的那道道异彩纷呈的小食与珍馐,哪怕是平凡的一小块潮汕红粿,铁建人也能抽丝剥茧地道出其中的风味特色。

    在寒冷的冬日里,那份对记忆中美食的描述与自豪,无疑是工作在天南地北铁建人在艰苦的建设岁月中,各自心中的一份慰藉。好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永不结冰的角落,无论境况如何,饭菜蒸腾的雾气久久不散,温暖着严冬中劳作的心灵。

    一餐一饭,吃的是风味,更是一份记忆,一份情。在著名导演李安的镜头语言下更是如此,“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退休后的老朱每周日都费心准备一大桌丰盛佳肴,与三个女儿一起在周日共进家宴成为他老年生活的主旋律。开片之初,客家小炒、酱爆海螺、清炒螺片、咖喱小龙虾、西洋参炖乌骨,都一道一道地给端上了台面,看得人眼花缭乱。经由食物,我们最终收获的是散布在天南地北的喜乐温情。而一个个铁建人关于食物的记忆,就构成了中国铁建有温度、有力量的集体记忆。

    来到汕头以前,影片里的这些菜肴对我几乎还是陌生的体验。直到成为铁建大家庭的一员之后,才渐渐发现这份工作为我打开的,也是一份珍贵的美食新地图。我突然意识到,不同的食物在悄无声息中慢慢地、慢慢地进驻了我们每一个铁建人的生命历程当中。绘制出一个铁建人的“饮食史”地图,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描绘出他的成长阶段和生活轨迹。工作以后的我,在假期回到四川家中时,偶尔怀念起潮汕地区的美食,怀念起跟同事好友一起涮牛肉锅时的欢声笑语时,我越感这个曾经在地图上遥远的南部地区对现在的我来说的意义。

    随着祖国基建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铁建人加入其中,在不同的地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美食地图”和铁建记忆,有的是川辣的豪放洒脱,有的是潮汕的原汁原味,不同的风情风物深深刻在了每位铁建人的脑海里,我深感这份记录的珍贵。一餐一饭,一碟一盏,奋斗的味道与记忆就藏在那蒸腾着热气的火锅中,藏在那小小的红粿里。无论多久以后,这些记忆也定会持久地温暖着每一位异乡铁建人的生命。作者单位:中铁十四局一公司

“我们是中老铁路站房维修员!”
冬至长夜最相思
远航(图)
我将素裹藏在身后
饮食人生 风味铁建
山清水秀(国画)
做扎根基层项目的“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