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12月22日讯(通讯员张 婕)庆盛安置房项目E地块冲出“正负零”、万顷沙安置房三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中绿蔚蓝湾项目实现首栋楼封顶……在年终冲刺阶段,中铁二十五局大湾区公司工程建设的生动实践成为该公司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注脚。
连日来,该公司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座谈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通过“板凳微课堂”“第一书记讲党课”“班前一刻钟”等形式,高频次、多途径、全方位抓学习抓部署,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进班组、进工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发广州万顷沙安置房项目职工唐澳的共鸣:“我们承建的安置房项目就是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我们要聚焦群众关切,干好项目,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贡献力量,托起百姓安居梦。”
走进庆盛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装配式建筑让人眼前一亮,智慧“天眼”、实测实量机器人、生命体征实时监测设备等“黑科技”层出不穷,建筑垃圾无废处理、水资源净化循环使用、装配式路面等绿色施工技术全面服务工程建设。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该项目聚焦“智慧工地”,加大科技投入,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技术,匠心“质”造精品工程。
广州轨道交通10号线自进场以来就致力于打造轨道安全文明施工“标杆工地”,他们把绿色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强化环保管理,建造绿色优质工程。“国家好,老百姓才更好,我们不仅是幸福中国的受益者,更要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该项目经理张纯东表示。
清华珠三角研究院项目青年职工占比83%,是项目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该项目党支部开展的“板凳微课堂”学习活动中,青年职工杨光表示:“作为基建行业的青年员工,我们生逢其时,更当奋斗其时,以青春之力勇立时代潮头,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