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以“投建营”优势打造高质量运营品牌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高速公路运营品质发展侧记

李国卿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12月31日   1 版)

    通讯员  李国卿

    凝重的年轮刻录历史的荣光。

    2007年底,中国铁建中标的首个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通车运营,成为中国铁建“投建营”一体化发展探索的星星之火。

    截至今年11月,中国铁建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已超2300公里,不仅经营版图走出国门,运营业务也外延至城市轨道、生态环保和综合管廊等众多领域。

    就在半年前,源起成渝的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和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整合重组,一个发轫西南、布局全国的“投建营”一体化产业集团诞生。这是立志成为“国内领先的高速公路运营商”的中国铁建,布局“十四五”的一步先手棋。

    “‘投建营’一体化既是趋势,也是优势,更是使命!”中国铁建总经济师,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公新表示,到今年底,新昆仑集团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从顶层设计入手打造“投建营”一体化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该集团筹建专业运营公司,实施“总部—省域—项目”集约化管理,将运营理念嵌入建设管理全流程……“投建营”全生命周期业态基本成型。

    从“探索”到“破圈”

    2004年,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中国铁建将投资目光瞄准了西部大开发桥头堡——重庆,中标渝遂高速公路BOT项目,实现从“承包商”向“投资者”的身份转变,这是彼时正冲刺“世界500强”的中国铁建自我突破的一次探索。

    凭借施工建设主业优势,渝遂高速公路提前一年通车运营,交工验收质量在重庆同期开通的高速公路中名列前茅,时至今日依旧贡献着年均7亿元的通行费收入。中国铁建在高速公路运营行业成功“破圈”。

    “无论项目先天条件如何,培育期的止损是每条高速公路都要面对的课题。”时任渝遂高速项目公司总经理唐跃兰回忆,为最大程度管控成本,项目团队新觅赛道,探索走集约化发展路子。

    他们打破“一路一公司”的行业标配,将随后投运的公路纳入渝遂高速公司统筹管理;摸索出由一个规模较大的收费站统管周边小型收费站的“大站带小站”模式;实施联网监控,将远距离的高速监控中心接入渝遂高速监控中心……10多年间,以集约为核心的管理优势逐步释放,渝遂高速从一个项目公司“一路开挂”成为企业在高速公路运营板块的“黄埔军校”。

    今年以来,昆仑集团在重庆、云南等地设立省级运营管理总部,统管区域内所有高速公路运营,每百公里节省管理成本500万元。这种集约化管理模式被加速推广到该集团近千公里高速公路运营版图,并裂变成“机构扁平化、队伍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一体化、运维智慧化、产业链条化、战略品牌化”的“七化”运营举措。 

    算好运营“加减法”

    “要将项目建设期、运营期融为一体来考虑,从运营角度优化建设管理。”在项目建设管理专题会上,该集团强调要整合运营和建管业务,让“投建营”优势在精益化管理中不断释放。(下转第二版)

中国铁建采购平台正式上线
庄尚标到北京兴延高速公路调研
庆祝青藏铁路开通运营15周年暨格拉段开工20周年书画作品展开展
中国铁建召开202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会
李宁到铁建投资基层项目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笔基建类QFLP基金正式落地
中国铁建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运营
以“投建营”优势打造高质量运营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