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汇
今年8月,我加入中铁建设,被分配到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儿童医院项目。作为一名实习安全员,入职第一天,师傅让我在工地逐一检查工友们的安全帽是否佩戴到位。我手里拿的喇叭,每天上千遍播放着“请大家戴好安全帽”的语音提示。
10月中旬,西北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起来,喇叭里的提示变成了“请大家佩戴好口罩和安全帽”,我的工作也变成给工友们挨个测温、登记。
“项目附近往来人员多,要把好防疫关,也要注意自身防护。”党支部书记秦晓虎一遍遍强调。过了几天,乌鲁木齐出现一例确诊病例,全员核酸检测随即启动。项目部承建的新疆儿童医院地处市中心,周边住户多,驻地附近的金泰社区人手短缺,发来了志愿者招募令。
“秦书记,我是党员,我报名!”和我同期进入公司的新员工迪力夏提·吐鲁洪率先站了出来。看到他自告奋勇,在校就已入党的我怎能退缩?
当晚9点,我和同事们组成的10人志愿者团队便开始了紧急培训。采集拭子、封闭储存、标记信息、穿脱防护服……在短短1个小时的培训中,我一遍遍重复着这些动作。
正式“上岗”后,我贴好全员核酸检测的公告,便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动员3栋居民楼内的住户进行核酸检测。这3栋楼共有54户人家,为了避免聚集,只能分批次通知。算下来,几栋楼之间,我跑了不下20多次。
半夜12点,居民已经入睡,被吵醒后不少人怨气很大:“这都凌晨了,还要去楼下排队,就不能白天做吗?”“咱们现在正组织紧急核酸检测,外面天冷,把衣服穿厚点,我带您下去吧。”我一一耐心劝解。
遇到插队的居民,我便和同事们拿起小喇叭维护秩序。经过连续6个小时的奋战,小喇叭没电了,我们只能扯着嗓子喊。为了尽快把核酸检测样本送过去,样本箱一满,同事就提着箱子奔向检测室,晚上的乌鲁木齐足足有零下十度,裹在防护服里的我们却大汗淋漓。
“你也知道外面零下十几摄氏度,你看看我这把老骨头能不去下面排队吗?”一位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得知没有能上门采样的医护人员后,十分不满,迪力夏提没有丝毫犹豫,“咱把衣服穿好,我背您下去,五分钟就能做完,我再背您上来。”看着他蹲下的身影,老人情绪稳定了下来。
凌晨3点多,我敲开了最后一户的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出现在我眼前,她穿戴整齐,手里拿着一杯插着吸管的温开水,“孩子,我在窗户上看到你到处忙活,连口水都没喝吧,你喝两口,歇歇吧!”。我连忙道谢,泪水在眼里打转。
这一夜的奔波忙碌,我的身体极度疲惫,但心里却是暖暖的。作者单位:中铁建设西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