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9月25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精神不灭 初心未改

刘 婧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9月25日   4 版)

    □ 陈华根 口述 刘  婧 整理

    “洪翼舟,你知道你上去很可能下不来了吗?”

    “知道,但值得!”

    千钧一发之际,电影《峰爆》中的小洪决定冒险去悬崖上的裂缝放置炸药。他坚毅的眼神和果敢的回答,让我有些晕眩,腰上也隐隐传来一阵疼痛。

    “值得!”这两个字简短有力,让我回想起铁道兵第七师33团在四川宣汉建设襄渝铁路的场景。

    1969年,“三线”建设重点项目襄渝铁路正值建设关键期,指挥部决定大干200天。襄渝线上有许多地段上傍悬崖、下临深涧,地势险峻,为了运送物资,我与战友们扛着重达百斤的装备,拼了命地往山上爬。上千个台阶,数十道急流,我们的颈椎被压弯变形,腰背痛得无法入睡,干活时总咬着的牙根也严重外扩。有时炸药供不上,我们就用土法自己制作炸药开路,有一次崩裂的碎石割伤了我的后脑勺,我让战友们简单包扎了一下后,就接着拼命干。汗水掺着血水,都被我们埋进了那条铁路线……

    半个世纪过去了,“加油干呦,嘿呦嘿呦,敢叫机器背过山呦,嘿呦嘿呦”的口号依然顺口,虽然身体落下许多难以根除的伤痛,但我对铁道兵的怀念却只增不减。我这一生,依然为曾当过铁道兵,参建过国家重要工程感到光荣。

    影片里,项目经理丁雅珺在暴雨中对着工友们喊话:“隧道毁了,我们再把它挖通,桥梁断了,我们就再把它架起来,大不了,再来一个十年!”影院里的啜泣声,让我再也绷不住,眼泪奔涌而出。丁雅珺和工友们的决心我感同身受。隧道建设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涌水、泥沙流……即便这样他们还是苦苦坚持了十年,而一个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十年?每一条隧道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车辆穿过隧道只是一瞬,却凝固着建设者为之坚守和奋战的日日夜夜。但当灾难来临,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救人。“大不了,再来一个十年!”这就是我们的信念。

    英雄出自凡人,平凡也可伟大。我们这支队伍自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诞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筑起了“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架桥铺路,助力国家快速发展;在抢险救灾中赴汤蹈火,栉风沐雨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世纪60年代扑灭大兴安岭森林火灾,1975年抢修京广铁路,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中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今年夏天,河南大暴雨中也有铁建人奋力抢险的身影。从“铁路修到哪里去,我们就跟到哪里去”到“哪里有危险我们就去哪里”,岁月流转、山河巨变,铁道兵的精神始终未变,我们一直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中国式救援”。

    作为一名老兵,我和电影中的老洪一样,虽已退伍但不愿褪去军人本色,也一直纠结时代是否“不需要我了”,总爱提起往日,喜欢给后辈们讲当年。但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已是“铁二代”,孙子也常常戴着我的勋章有模有样地表演着我讲给他的故事……我们这个小家就是千千万万铁道兵家庭的缩影。

    铁道兵的时代已经过去,但铁道兵精神一直在赓续绵延。今天的中国铁建依然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这支被朱德总司令称为“人民铁军”的部队仍然目无艰险、力战不退,奋战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精神不灭,初心未改。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五公司

精神不灭 初心未改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曲“凡人”的赞歌
一页时光
柜子里的灰大褂
天高地迥变通途
寄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