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8月21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长江上书写生态答卷

高 晶 董慧慧 李美华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8月21日   4 版)

    □ 高  晶   董慧慧  李美华

    站在芜湖市鸩江区长江北岸,望着赏心悦目的徽派建筑群——新建成的芜湖大龙湾污水处理厂,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充满了自豪,这个距离长江仅500米、为避免周边污水污染长江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期落成!

    2020年共抓长江大保护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优秀建设者”两项荣誉,是对他们精心施工、倾情奉献的最好回报。

    (一)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由此,“长江大保护”成为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   

    2019年8月,中铁十四局成为长江大保护首批工程——芜湖大龙湾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者。“这是国家共抓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项目,投产后将承担周边区域近90平方公里的污水处理任务,计划日处理污水规模达3万吨,相当于近160万桶桶装水。”项目负责人赵冬岩说,他们负责水厂和管网两部分施工,要在地上地下建立起庞大的污水处理系统,不让一滴污水入江,当好长江的“过滤器”。

    项目技术人员解释道,区域内工农业生产污水通过管网引到水厂后,经过改良AAO系统,多层过滤及处理,实现无害化,将有效解决污水直接排入长江造成的污染。同时生物除臭系统能削减污水处理过程中挥发臭气的浓度,减少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他们在厂区建设中采用了围合式院落的建筑方式,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将传统污水处理厂建成了一个土地资源节约、环境效益好、出水标准优、景观生态美的水环境工程。

    (二)

    虽然3年过去了,但刚进场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项目工程体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2065根桩基、16.3万土方填筑、23座单体建筑,以及厂区设备安装、道路建设及绿化……”赵冬岩细数施工任务。厂区被长江支流和灌溉水渠四面环抱,地下水系发达,地面以下1米全是淤泥,如同沼泽一般。

    雨季来临,建设者的处境更为艰难。为了加快进度,这个平均年龄仅有29岁的年轻团队憋着一股劲,“大雨小干、小雨大干、不下雨拼命干”成为施工常态。过了“水”关之后,他们又开始与“土”较量。由于四面环水,地质松软,厂区内所有结构物要想“立足”,必须高于四周水系。出于长远打算,他们需要将厂区整体填高2米,设计填土量多达16.3万方。

    “这里一马平川,当地百姓有的一辈子没见过山,土方只能从60公里外的地方运入。”项目总工黄理凯回忆说,按照环保要求,他们只能晚上拉土,一晚上要运入近80车,拉土车从现场向外,一字排开200多米长。正是凭着这股“蚂蚁搬家”的韧劲,他们提前完成了填筑任务,赢得一致好评。

    2020年,受疫情影响,原本紧张的工期更是雪上加霜。“整个夏天都在大干,不是在太阳下晒,就是在‘锅’里蒸。”最让工程部长张超难忘的是他们在水池里抢工期的日子。水池深7米,相当于两层楼高,建设者要从爬梯爬到里面,风透不进去,太阳火辣辣地晒着,一时间,他们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项目部将施工时间调整到下午3点,安装数台鼓风机往里面吹风,并备足了防暑药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1月,大龙湾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顺利通过验收。

    (三)

    水厂攻坚建设的同时,管网建设也在紧张推进。管网施工包含5条污水主干管道,1条尾水排放管,23条次支管网,总长度达47千米,相当于绕学校操场近120圈,分布在芜湖市北环路、华谊大道等主干道上。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是管网沉井施工中最大的构造物,重达2000多吨。在下沉过程中,因地基软弱受力不均极易产生突沉或偏沉,控制难度和施工风险极大。经过专家论证和方案优化,建设者在沉井下方打入了3排高压旋喷桩,加固沉井基础。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受阻。为了尽快打破“瓶颈”,他们选派技术人员到上海等地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最终对不同地质“对症下药”,在中国铁建系统首次应用螺旋钻式微型顶管工艺,成功破解了涌水涌沙地质施工难题,减少了对周边既有建筑的影响,也把施工对交通的干扰降到最低。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该项目部不仅为公司培育了新的产业板块,还凭借过硬的工程质量、良好的履约信誉在芜湖市场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相继在安徽中标和县污水处理厂等3个项目,实现了区域经营的滚动发展,探索出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双翼齐飞”的新路。作者单位:中铁十四局二公司

长江上书写生态答卷
“建党”的初心
秋之舞(图)
梁忠孟的传人
守护天目山路
父亲的生日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