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中国铁建广大青年倡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体会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郭俊江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7月22日   3 版)

    通讯员  郭俊江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国铁建广大青年纷纷表示,将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坚定信心跟党走,立足岗位勇争先,并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作为“85后”中的佼佼者,中铁十二局雄安站房项目总工程师张昆亲眼见证了雄安新区设立4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自己亲身参与建设的雄安站房,短短两年时间拔地而起,成为华北平原上的一座新地标。张昆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催人奋进,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建设雄安新区的信心和决心。我将带领年轻的团队,发挥专业所长,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绘就美丽雄安画卷。”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2岁的中铁十七局扶贫干部刘印洲,亲自体验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协隆村在党的扶贫政策指引下,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时,他难掩激动之情:“作为铁建人,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我将继续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履职尽责,再创新业绩。”

    十几年前,国内盾构市场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如今,“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随着我国盾构机掘进技术的进步,穿江越海已成为现实。此刻,中铁十四局建设者正在首都北京,驾驶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穿越北京城市副中心。“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年轻的项目负责人孙旭涛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作为大盾构技术一线攻关人员,将勇闯科技“无人区”,全力攻坚“卡脖子”技术难关,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林毅是中铁十二局川藏铁路项目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一名年轻技术干部,也是一名新党员。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后,他更加坚定了建功川藏铁路这一世纪工程的信心。目前他正和团队开展数字化建设的科技创新,让川藏铁路建设插上智慧的翅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铁建设承建了中老铁路老挝首都万象站、丰洪站、孟卡西站在内的16个客货运站房、生产生活房屋、调度中心房屋及总部基地。一年多来,项目部先后举办3次全线现场观摩会,展现了“中国质量”“中国标准”。项目负责人李双来说,今年是中老两国建交60周年,作为新时代铁军,将把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深刻践行,用汗水浇灌精品,用精品擦亮品牌,把中老铁路建成“一带一路”标杆工程!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党史知识课堂
初识“登高精神”
铁道兵纪念馆举办2021年首期首都科普志愿讲解员培训
智能“小白”讲党史
红色故事润童心
勘察设计领军人郭志勇
改革创新探索者吴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