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鹏 通讯员 李年锋
“内部+外部两个融合,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有站位、有技术、有课题的一流党建品牌。”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党委与建设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党委,在S334峨山路东延伸工程项目联创共建芜湖市首个“支部建在工地上”党建品牌。日前,该品牌入选安徽省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品牌库。
联创共建“树品牌”
2019年2月初,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S334峨山路东延伸新建工程项目上场后,芜湖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党委向该公司党委提议组建联合党支部,推动品质工程建设。
该项目党支部书记杜晓宏说,“支部建在连上”和“建造品质工程”是中国铁建的优势,集团和公司两级党委在组织、制度、载体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被纳入共建思路和方案中。
2019年7月9日,芜湖市首个“建在工地上的党支部”在该项目揭牌成立。该党支部以业主、施工、监理、检测等相关参建单位党员为基础组建联合党支部,并与沿线街道党工委、行政村党支部,地方财政、银行等相关单位党组织共建,全面推动工程建设。
该项目党员教育中心被确定为芜湖市交通运输局标准化党课示范观摩点、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党员教育基地,一年半的时间开展党内活动30多场次。该项目试验室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郭丹丹带领团队快速建成标准化试验室,被芜湖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作为标杆在全市推广。
对于表现优异又渴望入党的劳务派遣工、优秀农民工,项目党支部非常重视教育培养,提升他们的归属感。目前,该项目已发展1名劳务派遣工为预备党员,2名农民工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让党建品牌建设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该项目负责人陈文宏介绍,面对工期任务等压力,他们以党建共建联席会议为平台,建立“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集体讨论研究解决问题方案,实现组织共建、难题共解、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引来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党组织等观摩学习。
敢打硬仗“亮品牌”
“疫情来袭,封在院子里,出不去,干着急。”该项目部地处工业园区,内有200多家工厂,工地沿线途经2个街道办、17个村组。2020年春节后,该项目被芜湖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第一批符合复工条件的重点工程项目。企业要复工,社区、村庄、园区因疫情防控又严管人员出入,如何化解矛盾?
该项目党支部发挥区域共建优势,成立了疫情防控志愿小分队,编入地方布防方阵,增强防控点力量,并与地方各级党组织协同联动,逐一解决作业人员上岗、机械设备进场、生产材料供应及征地拆迁等燃眉之急。
2020年2月22日清晨,清脆的金属打磨声在荆山河大桥工地响起,打破了荆山河两岸一个月来的沉寂,拉开了芜湖市公路工程项目复工的序幕。荆山河是一条保障沿线水稻种植与泄洪的季节性河流,每年6月至10月河水流量大,水位落差变化迅速,无法施工。此时正是施工的最佳时间。
“冬天失去的,要在春天夺回来。”该项目通过BIM建模推演,精调生产要素和工序计划;通过钢板桩支护施工工艺创新,将一个承台的平均施工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至现在的8天,还减少了对河道河床的扰动。
该项目驻地原为一个停产厂区,占地20多亩,经党建品牌联建单位协调,交给他们使用。他们简单维修粉刷即投入使用,办公楼、宿舍楼、党员教育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及篮球场、足球场等一应俱全。“驻地临建成本大大降低。”该项目财务部王帅说。
在芜湖市交通安全月开放日,该项目作为芜湖市交通运输系统唯一一家施工单位参加,搭建了市民安全体验馆和VR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报道。他们还与市交通运输局、街道办、社区共同资助扶贫道路建设,帮扶困难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关爱养老院老人,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自2020年夏季入汛以来,荆山河水位居高不下,项目点多、线长、面广,自身防汛压力很大。作为芜湖市“支部建在工地上”党建品牌载体,该项目主动向地方支援机械设备、救援物资,组织50人防洪抢险队。白天,他们对堤坝险情段进行抛石加固。晚上,他们与地方携手守护大堤安全,让党旗和中国铁建司旗在抗洪抢险大堤上高高飘扬。
建设最美团队“强品牌”
“我抢到两项任务。”“我一个都没抢上。”日前,项目综合办部员耿莎莎在微信群发布了一条当日打扫驻地卫生的预约通知,不到3分钟,13个名额就被一抢而空。她说,这种好人好事预约制还延伸到了工地急难险重任务的认领,以此增强大家的责任感。
“打造党建品牌,离不开项目内部的和谐。”杜晓宏说,他们集思广益,设置3面文化墙。职工相互抓拍32名同事开心笑容,做成“笑脸文化墙”。在“PK文化墙”上,职工希望达到什么目标,可以作出承诺,由同事监督见证,倒逼自己努力工作。该项目副经理张凌负责征迁,一处旧房子制约梁场建设,他承诺7天搞定,结果3天就说服业主拆除完毕。
该项目还在各作业现场设置青年安全岗、安全环保岗、群众安全监督员,保证现场安全质量。
他们还把月、周、日工作计划分解到每个部室,完成一件就在小黑板销号一件,并对完成情况打分。依据综合积分排名,产生年度“感恩峨山路十大人物”。奖杯、证书、签名感谢信一式两份,一份邮寄职工家里,一份贴在荣誉墙上,颁奖过程在职工家属微信群发布,增强职工和家属的自豪感。
针对公司规模扩张与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该项目加强“传帮带”,从内部锻炼培养人才。部室负责人想成长进步,先自己培养后备人选,打通了员工晋升通道。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吴杭被提拔为计划部副部长,阴文琦则成长为项目BIM技术骨干。项目部还成功承办了芜湖市2020年9月份质量沙龙活动,BIM技术应用实践在第三届“唐都杯”BIM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最终落脚点在干好项目,创造效益。”陈文宏用思维导图从55个维度画出降本增效方向,带领项目团队优化实施6项方案后,为项目降本增效400多万元。而对于在现场发现问题,提出降本增效解决方案的员工,该项目按实际净创效给予5%到10%兑现奖励,提高了全员参与降本增效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