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张兰忠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4月20日   3 版)

    本报记者  张兰忠 

    “春天到了,过去天天想的是庄稼怎么种?孩子上学山高路远怎么办?如今,这些烦心事都不存在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中铁二十一局给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房子!”4月12日,记者来到甘肃省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生态宜居搬迁安置区采访,已经尝到了生活便捷和甜头、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拥有121平方米和99平方米两套住房的主人——东乡族村民马各吉这样说。

    马路边流动的烧烤摊、时令蔬果车,小区内晒太阳的老者、蹦跳的孩童,加速了这座未来之城的活跃步伐……看着从楼下奔涌向东的洮河和即将竣工的公路,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的马各吉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政府给自己和小儿子分配的121平方米的安置房,2020年12月份已入住,冬天取暖有壁挂炉,平日做饭有天然气,目前正在筹划为小儿子开一家东乡羊肉手抓店。回想起原来老屋生活的场景和现在的生活状况对比,马各吉声音提高了。过去孩子上学离家有4公里,道路崎岖,早晨送晚上接,中午只能在学校吃一点自带的干粮,遇到雨雪天,滑倒摔跤经常发生。他用手指着小区门口的学校说:“这里太方便了,下楼就能到学校,孩子每顿都能回家吃到热乎乎的饭菜。我们也有更多时间去打工。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已经在小区物业找到工作的牟含英和牟拉麦是一对从大山深处搬出来的夫妻。丈夫当保安,每个月工资是3700元,妻子做保洁,月收入有2500元。“有政府给我们分配的楼房,再也不用到外地去打工,在家门口上班,工资和外面差不多,还可以照顾家庭。一定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要让他们靠知识改变命运。”牟含英说。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记者走进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东乡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园区,已经投产的模具加工厂一派繁忙,各种型材堆码整齐,定制好的直径约2米的桥台模具正在进行最后的抛光打磨工序。

    在制作包装袋的缝纫组,有近20名东乡妇女忙着手中的活计。质检员马玉芳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实行计件制,谁干得多,谁就挣得多,缝制一个袋子5元钱。”记者仔细帮马玉芳算了算,她一个月可收入3900元。不喜欢拍照的她捂着脸说:“过去因为穷,有时连锅都揭不开。现在有了收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偌大的厂房里,40台缝纫机的“咔嗒”声此起彼伏,和煦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映在工人们温暖惬意的脸上……

从“心”服务 为爱而“云”
党史知识课堂
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
用活“主题党日+” 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又走实
积极开展常规学习的基础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为民办实事”架起“企地连心桥”
“靶向引导”打造学习型纪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