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1月07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砂石骨料供需吃紧,建筑企业如何突围

郭俊江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1月07日   2 版)

    通讯员  郭俊江

    临近岁末,福厦高铁项目部砂石骨料生产线仍在繁忙运转,一车车从掌子面拉来的洞渣,在项目部自建的加工厂里,经过层层工序,被制作成碎石、骨料,重新投用到混凝土加工生产中。通过推行工地循环经济模式,项目部逐步建立起机制砂深加工产业链,提高机制砂、碎石附加值,在满足自用的同时,适时外销创效。

    面临砂石资源匮乏、开发难度大,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的新形势,中国铁建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砂石骨料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循环利用、绿色生产的新兴产业路径。

    环保风暴下转型升级蹚出新路

    砂石骨料是指在制作砂浆或混凝土时,与水泥和水等混合在一起的砂、石等颗粒状材料,也称集料。它在混凝土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添加砂石骨料,混凝土将无法成型,缺乏必需的强度,而在混凝土建筑中,每1吨水泥需要添加约5吨的砂石骨料。

    近年来,砂石骨料行业在环保风暴、整治关停、转型升级等多轮压力叠加的状态下迎来新挑战,砂石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伴随中国铁建市场经营承揽的蛋糕越做越大,砂石骨料需求水涨船高,处在市场需求端的中国铁建对市场的变化格外敏感。

    在砂石骨料供需吃紧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突围与嬗变,这是时代发展给建筑企业提出的新课题,迫切需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随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战略定位的提出,给砂石骨料行业绿色发展指明了道路,也设定了更高标准。中国铁建的管理者认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开展多种模式合作,以自主加工、联合生产、绿色矿产开发利用等多种方式培育砂石骨料产业链,蹚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必需且必要。

    2018年,中国铁建提出砂石骨料产业开发建议方案,明确将机制砂石骨料分为短期内的工程性项目和长期的产业化项目。短期的工程性项目,以自建生产线的独立经营模式为主;重点区域布局的产业化长期项目,则可以选择与地方政府及优质地方地材企业联合投资开发经营;在具备条件的大型投资项目上还可以建设砂石开采、矿坑修复生态园示范区。

    多路径发力再造砂石骨料新业态

    “以沙子为例,我们采用的破碎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精确到毫米级的加工参数,同时应用筛选分离机作为‘兜底’设备,准确筛出粒径小于4毫米的岩石颗粒,这样的成品杂质少、颗粒均匀、成本低廉不说,品质也是杠杠的。”中铁十二局兴泉铁路项目负责人吴舜明说,采用工厂化机制砂生产线让他们尝到了创效的甜头,“自行生产砂石料累计达40余万吨,节约成本2000余万元,同时省下了弃渣场占地费用。”

    2018年,中国铁建召开砂石骨料开发专题会议,果断提出依托施工主体,以点带面搞发展。凡是满足洞渣利用要求的在建与规建项目,全部实施洞渣循环再利用,起到平抑物价、保障内部供应和试验示范作用。

    中铁十二局设备物资部杨勇表示赞同,自主加工砂石骨料是缓解材料供应紧张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筑企业解决行业利润摊薄,实现节本创效的重要实践。他介绍,仅2019年,该集团在建项目自建砂石料场就有53座,通过洞渣搞砂石骨料自主加工,节约采购成本6.2亿元,效益可观。

    笔者在调研采访中得知,砂石骨料供应除了自主加工外,与驻地政府、企业、行业主管、业主通过开放式合作、建立合作联盟,成为另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开发模式。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受各种因素制约,并非所有项目都具备砂石料自主加工条件,在这种情形下,选择联合加工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互利共赢,在风险管控上也增添了抗风险能力。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进行了有益实践,通过三方合作入股成立的重庆开城新建材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巴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以“投资+生产”模式共同投资、运营砂石骨料产业板块。该公司业务负责人说:“自2019年下半年投产以来,重庆开城新建材有限公司已供应内需砂石骨料近27万吨,为城开高速公路各标段提供砂石骨料3万余吨,实现了砂石骨料供应的保质保量。”

    利用自身在投资运营、工程承包、装备制造、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将砂石骨料开发以“矿产开采与矿区修复相结合、长期统筹和短期供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是中国铁建探索的又一路径。

    在中铁二十一局一公司达坂城区柳树沟玄武岩新矿,该项目践行新矿山“绿色+智慧”理念,采用“全封闭+干雾除尘+脉冲袋除尘+沉淀池水循环系统+网络覆盖+中央控制室+园林设计”的组合方式,实现了铁路道砟、机制碎石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凭借属地优势和技术实力,成功竞得青海省化隆矿山建筑用砂开采权。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36.5万立方米。至此,砂石骨料将持续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新的增长点。

    发展新机遇下合理应对新风险

    当前,多家央企在国内布局区域性砂石骨料产业,在建隧道洞渣再生利用市场前景广阔。在机遇和挑战叠加作用下,更加坚定了中国铁建加速推进砂石骨料产业开发的步伐。

    看到市场机遇,同样要洞悉行业投资风险与防范要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砂石的开采、生产和应用涉及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海事、城乡建设、铁道、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和部门,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砂石骨料企业办理取证手续并非易事,需要用智慧与策略应对新的挑战。

    加强央地合作便是探索路径之一。中铁十六局与湖北省地质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勘察与施工、海外市场开拓及环境保护等领域进行广泛深入合作。他们还与湖北省黄冈市签订现代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将在当地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深水码头和绿色建材基地。

    砂石骨料产业发展的合法化、绿色化是生存底线。砂石行业已从“无治”步入“有治”,从“松管”转轨“严管”。国家对环境污染问题日趋重视,不断加大对砂石行业的整治、管理和监督力度,投资项目被否决、企业被关停的政策性风险依然存在。中铁十一局五公司城开项目建立了高标准、高规格的精品砂生产线,通过对隧道洞渣的试验取样,将符合强度的原料作为生产精品砂的母料来源,再通过先进的制砂楼成套设备生产精品砂,在生产过程中,保障易损件供应、除尘设备的完好率,逐步形成精品砂母材供应、过程生产、成品除泥除尘的区块控制链。目前,该项目已实现了高品质砂料生产,且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在推动砂石骨料产业绿色发展进程中,砂石骨料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是重要一环。铁建重工自主研发制造的移动式与固定式骨料砂石成套设备共取得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在实际应用中,可满足大型矿山及大型项目、较大型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机制砂石骨料生产。

    随着市场对砂石骨料需求的不断增加,地方政府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短周期内造成机制砂骨料产能过剩,因恶性竞争价格下滑的风险会激增,导致利润下降甚至无利可图。中铁十二局设备物资部杨勇坦言,自建砂石料场需要申报的内容多、办证费用高,环保水保等投入大,排污、抑尘和降噪费用高,完工后的场地、道路绿化复垦等恢复经济成本高。这一说法也恰好印证了市场开发中隐藏的无利润风险。

    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单位已经意识到该风险。中铁十一局城开项目在前期筹备工作中,组织专人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包括地材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项目周边短期长期市场需求,之后通过三方合作入股成立了重庆开城新建材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巴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审慎布局规避风险。

砂石骨料供需吃紧,建筑企业如何突围
沙井北互通立交桥
世界首条高寒地区大坡度山岭隧道综合管廊通过验收
匠心铺就河西走廊新通道
西安农业休闲生态园开工建设
云南首个运营中扩建的高铁站完工
巴万高速公路通车
无标题
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圆满完成水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