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12月9日讯(通讯员许月霞 魏海净)“滴滴滴……工资到账6500元。”随着短信提示音响起,劳务工张军昂放下钢筋,看着准时到达的工资单,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临近岁末,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南宁项目部克服生产压力大和资金紧张的双重压力,始终如一地全面落实劳务工工资支付制度,确保劳务工按时、足额领取工资报酬。
自成立以来,南宁项目部就建立了劳务人员工资保障措施,与每位进场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落实农民工实名登记、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管理等制度,全力保障工资发放,两年来从没有出现过拖欠、克扣劳务队伍工资的情况,用实际行动给劳务工们吃下“定心丸”。
据了解,该项目部还邀请周边建设银行南宁分行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集中为160名劳务工办理个人工资卡,同时,项目部跟进做好农民工身份信息确认、采集及银行卡激活等工作,确保每位劳务工的工资都能发放到自己卡中,受到劳务工一致好评。
“项目一上场我就在这干活儿,跟着央企干,放心!”说起工资,混凝土工班的黄海飞特别有感触。为解决劳务人员进出频繁引起的综合信息不系统、工资发放数额不清等难题,避免某些劳务人员在职不在岗现象,该项目部启用人脸识别考勤打卡,既方便精准进行工资结算,又避免了纸质考勤存在的疏漏。目前,项目劳务合同签订人员和考勤打卡结果匹配度达100%。
“全员都要重视劳务工工资支付,尤其是计划部要定期分析账务,做清、做细农民工工资专项账户,做好自查自纠。”该项目负责人王振光多次强调。据悉,今年以来,该项目部主管领导及计划部、财务部人员在线学习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并参加线上答题,多次在专题部署会上研讨最优举措,进一步营造出劳务共建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