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巧打节支“组合拳”

——中铁十二局二公司紫惠高速公路项目成本管理侧记

徐 佳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0年10月22日   2 版)

    通讯员  徐  佳

    仲秋,南粤大地依旧郁郁葱葱。骄阳下,摊铺着约160摄氏度的沥青混凝土,犹如头顶火球、脚踩火炉,炽热难当。

    站在刚铺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中铁十二局二公司紫(金)惠(州)高速公路项目经理王海斌满脸淌汗。他告诉笔者:“我们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单幅长35.226公里、总长70.45公里路面75%的工程量。”

    然而,盘点一下该项目路面施工管理历程,安全、质量、进度虽业绩不俗,但更令人青睐的是,他们在有限空间内打出了节支的“组合拳。”

    “精”算地材价

    在施工现场,笔者看到该项目部总工程师阮耀科一边查着资料、一边算着地材价差:“路面施工,主要工序是施作水稳结构和沥青混凝土,其长、宽、厚一点都不能少,在量差上没有节省的余地,只有在料源上找出路。”为此,他算了一笔账:水稳结构用料总量110万吨,外购单价每吨约160元,如果自己加工,每吨只需100元左右。刚开始,他们便联系了几家隧道施工单位,争取利用弃渣进行加工。但是,当地填料奇缺,隧道弃渣大都用于加工碎石和填筑路基。

    王海斌的态度很坚决:“省钱的机会不能丢,看准了、算对了就想办法干。”他们又细算了自己进行水稳结构用料开采的成本,结果也能节省近一半。随即,他们在价格较低、干扰较小的紫金县征用了一座山头。为保证工期,他们“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外购,一方面自己加工。据物资部门统计,项目加工了38万吨,按每吨比外购节省80元计算,减少开支3040万元。

    “巧”建拌和站

    在35公里的施工区域内,该项目需建3座水稳材料拌和站。王海斌觉得选址大有学问,便组织人员沿线踏勘,结果均“有利可图”。

    项目部副经理巩克超主要负责征地拆迁和对外协调,他认为:3座拌和站,各出巧招,都有省钱的门道。他们经过多方调研考察,最终决定将1号拌和站建在一个被征用的弃渣场,面积6700平方米,高度、位置、交通都合适;项目部给村民支付了3万元租金。2号拌和站选在待建高速公路服务区,面积37000平方米,只需征得业主同意,即可免费使用。3号拌和站利用驻地某单位闲置场地,面积24000平方米,不需平整、不用复垦复绿、不涉及拆迁。

    巩克超算过账,当地征地费用每平方米每月2元,1号拌和站、2号拌和站的总面积43700平方米,使用两年可节约费用200多万元;3号拌和站节约费用70%,约80万元。

    此外,他们还提前将边坡、路基的清表土囤积了4万方,用于路肩和中间隔离带培土,节省开支超过100万元。

    “智”推微创新

    2019年3月,二公司为了专业化发展和集中优势力量,将路面与土建分设项目部,并购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租赁了国内较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

    尽管黑色路面施工已经有了成熟技术和工艺,但王海斌他们用智慧推出了一系列微创新:应用水稳材料双拌缸拌和工艺、路缘石和缝隙式水沟滑模摊铺工艺,发明了井字形卸料防离析工艺、可调式挡板装置……与此同时,他们在应用长安大学教授的专利时,又进行了一系列微创新。

    阮耀科坦言,采用双拌缸拌和工艺,节约水泥0.5%,总量达5500吨,折合资金275万元。

    原来,此前水稳材料拌和时,由于输送料时有高差,拌和均匀的混料会在自由落体中离析,造成骨料和粉剂分离。现在,水稳材料拌和站里,双拌缸工艺、井字形卸料防离析工艺同时上阵,再加上卸料抛物线的顶部加上了可调式挡板装置,三管齐下,提高了混合料拌和均匀性,消除了水稳材料质量隐患,避免了返工或增加设备,取得了明显的间接效益。这种来自一线的微创新,被员工们称为“小药治大病”,非常管用。

    在路缘石和缝隙式水沟的滑模上,他们增加了附着式振捣器并采用混凝土挤压成型工艺,既保证了质量,也将工效提高了10倍。

    傍晚,夕阳西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形成的流水线正在紧张作业。王海斌说:“这样的施工速度每天可摊铺2.5公里以上。”不久之后,这条连接广东河源、惠州、东莞的高速公路将汇入国家交通网。

火烧沟“涅槃重生”
“智慧工地”赋能项目“三化”管理
不可忽视的“站位”
治理一条河,扮靓一座城
“云上管理”让用工监管在阳光下运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工程太原姚村综合管廊通过验收
“清单式”安全管理让隐患无处遁形
巧打节支“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