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0年08月29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激励斗志的红军碑

吴聚云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0年08月29日   8 版)

    □ 吴聚云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修建襄渝铁路,原铁道兵八师40团移防到四川省宣汉县,团部驻扎在宣汉县毛坝中学院内。

    院内操场旁边,耸立着一座长方形的红军碑,碑的正面左边大字是:“活捉匪首刘湘”,右边稍小字的碑文是:“组织人多人少的游击队,白天打,夜间打;晴天打,雨天打,打得刘湘狗儿无家可归!”后面落款:“红军政治部”。

    1972年秋季,团部战士苗安洲利用休息时间外出打猪草时,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坟地里,发现一个直径约30公分的石柱斜插在地下,约有40公分露出地面,并隐约看到上面刻有一个“红”字。他马上联想到1935年左右,红军长征时曾经过此地,此石柱可能和红军有关,就用铲子再往下挖了挖,“红”字下面又出现“军”字,顿时一阵激动,认为自己判断正确,赶快找到团首长进行汇报。团首长非常重视,立即命令勤务连对石碑进行挖掘。

    石碑很快挖掘出土,是个圆柱体,上粗下细,长约3米,上面刻的字是:“红军中官兵平等,相亲相爱,家中分有田地,伤亡有人抚恤,吃喝一样,当红军真有味”,下面落款是:“红九军政治部制”。

    圆柱体石碑经过认真清洗、修复、描漆后,立在了长方形红军碑的左前方。

    团政委郑玉琛认为:长方形红军碑明确了红军的斗争方向、打击对象和作战方式。刘湘作为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侄子、独霸一方的四川省政府主席、反动军阀,对长征中的红军进行疯狂的围追堵截,我英勇的红军曾与刘湘部队进行殊死战斗,当然要利用各种办法对刘湘进行打击,这座石碑重现了“当年鏖战激”的战斗场面。圆柱体的红军碑,向世人昭示了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红军之所以不畏生死、英勇奋战的力量源泉,揭穿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诬蔑。两座红军碑相得益彰,相互映辉。铁道兵部队打隧道、架桥梁,奋战襄渝线,一些战士,特别是新入伍战士平时吃苦少,流露出怕苦怕累的情绪,利用两座红军碑对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是难逢的良机吗?

    很快,部队中参观、瞻仰红军碑的人络绎不绝,“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忆忆革命老前辈”的主题教育在部队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大大激发了全团指战员的斗志,使不少战士摒弃了怕苦怕累的思想,施工干劲大增,很多连队都超额完成上级布置的施工任务,全团完成的施工任务在师里也名列前茅,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后来,在全国进行红军时代革命文物普查时,红军碑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现耸立在毛坝中学的红军碑,是件复制品。

    苗安洲同志在红军碑的激励下,逐步成长为合格的革命军人。兵改工后,担任处级主管领导,经常利用红军碑对铁建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在原40团服役参加团代会时,有幸和与会代表瞻仰了红军碑。2018年春季,在“重返襄渝线、忆当年火红岁月”的活动中,又专门到原40团旧址瞻仰了红军碑,使自己心灵再次受到革命的洗礼。

抵达 归属
矗立
共赴铁建未来
爷爷的“影子”
激励斗志的红军碑
守望者
在暴雨和洪流中乘风破浪
生活处处皆美好
喜鹊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