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辉
作为企业的指挥中心,机关是确保企业各条战线、各个系统正常稳定有效运转的“中枢”。打造“指挥中枢”,提升机关能力与水平,是实现企业高品质发展的现实需要。
提高机关的“精度”。精,即机构、人员的配置要精干高效。机关是身临一线指挥作战的专责机构,不是养人机构;是创誉创效管控平台,不是福利平台。机关的职能重在战略引领、有效管控,机关这个企业“指挥中枢”强大了,基层一线广大职工才能瞄准方向、决胜千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点多线长、高度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机关与项目关系就是“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一个高效精干的机关,才会给基层减压减负。因此,机关要选拔忠于企业、作风正派、业务精湛、担当作为的干部到机关各岗位;根据企业实际,设置机构合理、功能对路的部门类别。
提升机关的“准度”。准,即精准施策。有些单位的机关业务部门下文件层层转发,不结合实际,缺乏可操作性,给基层增加了工作量的同时,还间接助长了“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工作作风。机关业务部门要广收基层信号,掌握基层实际,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出台必须以充分调研为前提,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有关人员去项目调研,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有俯下身子倾听,敢于“挽起裤腿查水深”,触及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进行整改,这样出台的制度办法才能对路、管用。
增加机关的“变度”。时代环境在变,机关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主动谋变。一方面是思想理念上要“变”,不能身子进入新时代,脑袋停在老地方,要跟上新形势,学习新理念,运用新政策,谋求新发展;另一方面是人员上的“变”,要打通机关—项目双向通道,打破“铁饭碗”,推进干部交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勇挑重任。机关干部不能遥控指挥,按部就班,要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变化的思维、变化的招数应对解决变化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打铁还须自身硬。打造“指挥中枢”,不断提高各级机关的引领发展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才能助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