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八局二公司法定代表人、常务副总经理 于长彬
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工程公司助力“品质铁建”建设、打造“最佳胃口”的重要任务。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复杂的严峻形势和挑战,要在提升三种效率上下真功、求实效。
推动改革 提升管理效率
改革是打造“品质铁建”的必由之路。既要扩大生产规模,又要保证企业效益,加强管理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效率势在必行。我们公司以落实“1234+”项目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管理创新,科学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重点课题研究作为解决项目管理难点问题、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取得良好成效。在物资采购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强化物资保供体系,搭建与多家供应商协作平台,积极探索区域框架协议采购,与信誉良好、供应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同时发挥区域仓储基地功能,降低物资设备和周转材料闲置率,为重点项目物资供应保驾护航;在施工组织方面,通过研究高铁、公路、房建、水利电力等不同专业领域施工细则,注重队伍选择、成本管控、安全质量管理、合同管理等一系列控制措施,明确权利与责任,科学合理规避风险,保障项目施工组织有序推进;在提质增效方面,大力推行模拟股份制管理模式,依据项目类型,灵活采取模拟形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管理挖潜,遏制亏损,提高效益,截至目前,共有16个项目实施模拟股份制;在企业员工管理方面,制定《全员绩效考核办法》,量化考核、优化服务,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和质量。
严格管控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公司经济管理的重点、是下大功夫落实好“双预控”。通过健全成本管理机制,明晰现场“责权利”,控制临建工程建设成本,加强收尾项目成本管控,着力提升责任成本管理水平。加强项目全周期现金流预算管理,在项目开工前做好资金筹划,测算项目现金流;施工过程中以现金流入、流出控制为核心,按照施工周期将全周期现金流预算分解到年度、月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强化资金集中管理,盘活沉淀资金,扩大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结算范围,推行零现金管理,增强全员变更索赔意识,进一步降低非生产性开支,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落实履约保证金收取制度,公司规定分包队伍或供应商未缴纳履约保证金之前不得签订合同或进场施工,通过收取履约保证金,筛选实力相对雄厚并诚信守约的施工队伍及物资供应单位,构建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合理协调供应商、分包商的资金运用,传递化解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分包队伍或供应商均100%缴纳履约保证金。
科学组织 提升施工效率
科学是企业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施工生产方面,公司坚持制度化管理,围绕年度施工产值目标,细化分解项目产值目标;强化周交班会、月例会制度作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各项目部重要节点、重点工序的施工组织情况,着力解决问题;建立重大事项督办制度,确保问题按期整改闭合,今年上半年督办问题整改闭环率达95%以上;系统梳理所有在建项目,有针对性地谋划突破,对工期紧张、安全质量压力大、履约有不良苗头的项目进行重点帮扶,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兑现节点目标;坚守“底线”“红线”,坚持风险预控和过程管控,全力构筑安全生产的坚固堤坝;深入开展工程创优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过程创优、结果评优,以业绩换信誉。同时,公司上下坚持履行施工生产各个环节主体责任,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分片包保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施工生产科学高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