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美华 通讯员 林榕龙
“不知不觉,来党校学习近80天就要过去了,一方面感到还没学够,另一方面坚定了信仰、信心、信念,明晰了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中铁二十五局三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谢秦湘说道。
“通过近80天的回炉再造,我一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中铁十七局资本运营部副部长殷美丽说道。
10月15日,中央党校国资委分校中国铁建2018年秋季处级干部进修班在北京开班。来自中国铁建36家二级单位的51名党员干部参加培训。如今,随着培训结束,大家满怀信心,回到了工作岗位、奔赴企业改革发展一线。
“优”字当先: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习重心
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在教学期间强调,党校的任务是传“道”,要注重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进修班开班以来,班主任杨德亮老师提出,既要遵照中央党校的教学计划,又要注重“规定运作”和“自选运作”相结合。
除了入学教育、5个单元近40节的必修理论课程之外,进修班还设置了专题选修课8节,中共党史专题课13节,选听“形势任务”和“当代世界”报告讲座5次。进修班结合企业实际,邀请中国铁建机关本部和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讲授特色课程6次;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收看现场直播,举行2次集中学习研讨,形成了讨论成果。
“活”字当头:活化教学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党校学习既紧张严肃,又活泼热烈。在思想上、精神上都得到了洗礼!”中铁二十一局路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靖巍深有感触。
进修班除了课堂教学、课前5分钟“微分享”、分组研讨和“学员大讲堂”之外,还增加了素质拓展训练、参访红色基地、企业调研、社会实践等环节,让教学内容更接地气。
全体学员参观铁道兵纪念馆并高唱《铁道兵志在四方》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旧址踏着先辈足迹坚守初心,在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感受党和国家40年的发展变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接受抗战精神的洗礼……一系列活动,增强了理想信念、增进了对中国革命史的认知、凝聚了思想意志、激发了创业干事的斗志。
“严”字当爱:强化组织管理,严明学习纪律
“严明纪律,加强管理,确保培训效果。”“放下架子,实现从领导到学员的身份转变;坐下身子,实现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转变;静下心思,实现从个人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
如何当好学员?大家感悟良多。而为了办好办优进修班,从组织者到实施者也是费尽心思,他们严格挑选授课老师,注重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采用选举班委和分组形式,配备班主任跟班管理;实行上下课点名签到、课间随机抽查等制度;布置研究课题、毕业论文等学习任务。
80天的进修学习,进修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5个课题研究,形成了课题成果并在《铁建党校》刊出了5篇《党性分析报告》;在铁建党校微信公众号推出了12期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党校学习,有“严”亦有“爱”。进修班每次上下课,全体学员起立向老师问好、致谢。“你们是我面授的最优秀、素质最高的分校班。中国铁建不愧是铁道兵,有铁一般的纪律!”中央党校刘海涛教授为学员们竖起大拇指。
课有终时,学无止境。“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增强自信自觉,永立时代潮头,坚持脚踏实地去拼、去闯,努力开创新局面、干出新成绩、建功新时代。”一位学员在党性分析总结里写道。
从“此岸”通往“彼岸”,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是重要桥梁。中国铁建通过党校“熔炉”再冶炼,一定会锻造出更多新时代的 “好钢”!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