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让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

——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列评论之一

汪元章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8年12月22日   1 版)

    本报评论员

    改革永远是发展前行的强大动力。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唯改革者进,唯改革才能更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唯改革才能更好实现由“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当下时代的潮流之一。对中国铁建全系统而言,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作出的部署,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聚焦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为动力,用改革挖潜力,向改革要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走向全球的必由之路。

    中国铁建是唯一成建制“兵改工”的大型企业,既经历了“断皇粮”的阵痛,也实现了由单一承建、抢建铁路工程到全面进入建筑市场、再到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并不断走出国门的华丽转身。不断刀刃向内的改革,让我们不时在刮骨疗毒、经受痛楚的同时,也时时在体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喜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论“痛”也罢,“喜”也好,“兵改工”后宏阔而壮美的发展经验,昭示我们需要继续深化改革。而面向未来,对企业发展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企业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从上至下对企业发展的要求与期盼,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倒逼”“被逼”后的无动于衷,不愿、不想、不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思维行为,实际上都是改革的车轮陷入泥坑、裹足不前的表现。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在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攻坚期”,如果我们一味等待观望,或上面等下面出经验、下面等上面出政策,失去的就是机遇和舞台。

    发展不止步,改革不停步,这应该已经成为全系统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当前,中国铁建如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也是改革乘数效应最大的阶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中,理清权责边界,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共同推进企业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要适应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优化、深化海内外经营布局,厘清不同主体的职责,使经营贴近战场、贴近政府、贴近企业发展需求,提升创造市场和做大增量的能力,实现各市场要素的效用最大、最优化;要有效管控产业结构模式自上而下不切实际的泛化,着力以“三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差异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竞争优势;要以“四者理念”为指引,把无长远战略、目标的“游击战”聚焦到围绕政府、围绕城市、围绕人做文章上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的共生共赢;要以卓越运营、有效管理为目标,着力推进各级机关“放改服”改革,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把该管的管住、该放开的放开,“确保全系统每一名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说明书”,使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有效释放,使责权利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要以改革的眼光看待改革,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改革者撑腰鼓劲,在全系统营造勇于改革、自强不息、敢于争先的豪迈气势……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高举改革的旗帜,擎起改流弊、革时弊的利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定能再次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中国铁建召开本级区域经营座谈会
中国铁建本级区域经营座谈会现场(图)
庄尚标到中铁建资产管理公司调研
汪文忠到联系点中土集团讲党课
激发潜力冲刺年度目标
弘扬改革精神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让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
本报11件作品获产经新闻奖和经济新闻奖
济南黄河隧道首台盾构机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