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光华
2010年国庆节刚过,我搭乘西安到贵阳的列车,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奔波到达贵阳。
当时的贵阳很少见到高大建筑,许多地方道路不平,但城市生态建设搞得很不错,到处可见绿色林木和五彩花草,苍翠欲滴的绿色把贵阳点缀得生机勃勃。贵阳,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有太阳的天气少的意思,难得一见的阳光是贵阳给我的又一个深刻印象。
当时,我所在的中铁二十一局正在建设贵阳铁路枢纽项目。单位在贵阳成立了白龙铁路工程指挥部,下设4个土建项目部及1个“三电”项目部。我所在的项目部施工管区位于贵阳市白云区,路线全长7.3公里,包含隧道、桥梁和路基等施工内容。
2013年至2015年大干期间,每一处工地都是人头攒动、机械轰鸣,仅跳厂坡大桥的参建者就达200多人。在六线路基施工现场,项目部调集100余台机械设备及车辆,现场人员实行24小时三班倒,日挖运土石方量达2万多立方米,最终提前7天完成业主要求的节点工期。2016年临近春节时,全体干部职工冒着严寒阴冷的小雨,奋战在施工一线,每天早出晚归,中午直接在工地吃饭,终于在腊月二十六完成了剩余施工任务,兑现了承诺。
8年来,贵州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现在的贵州,每个县都通高速公路,贵阳的大数据建设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极大地助推了贵州经济腾飞。
贵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生态建设。早在多年前,贵州就拥有“公园省”之称。近几年,贵州旅游业更是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的建成通车及贵阳机场的扩建,来贵州旅游的人逐年递增。贵州有许多旅游胜地,但因工作忙碌,我去的地方并不多,只去过离贵阳不远的黄果树、织金洞、百里杜鹃、千户苗寨和青岩古镇等地方。
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云贵高原宜人的气候环境,造就了秀丽多彩的山水风光。贵州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当地有许多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及民居建筑,保存得都非常完好。如黔东南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评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提升了贵州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有人说,行走在贵州,十里一风景。此话一点不假。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