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华灯初上

郭志勇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8年12月19日   12 版)

    □ 郭志勇

    40年前,父亲15岁,母亲13岁。

    那时候,两个注定在未来牵手走过大半辈子的人或许还不懂什么叫爱情。

    在本该“志学”的年龄,因个人顽劣加之家境窘迫,父亲很早就作为精壮劳力加入“挣工分”的行列,成为村大队里年龄最小的专职“羊胡”。父亲说,那时的他十分精瘦,但特别喜欢跑跳,每天穿着奶奶纳的千层底,骑着山羊哼着歌,扛着羊铲翻山越岭,抑或躺在背阴的土坡上叼一根不知名的草梗儿,望着天上变幻的白云。那是他当时最简单也最惬意的时刻,也是唯一能让他暂时忘记饥肠辘辘的选择。

    入夜了。在窗台煤油灯昏黄的火焰映照下,父亲和家里其他3个姊妹拖着一天的疲惫躺在炕上渐入梦乡。爷爷和奶奶围着不时闪着火星的灶火,坐在炕沿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然后,不知何时,灯芯轻挑,油灯熄灭,万籁俱寂。

    30年前,父亲25岁,母亲23岁。

    在喧天的欢喜鼓乐及热情亲朋的簇拥下,低眉捏着衣角的母亲和拘谨憨厚的父亲缘定今生。透过结婚时留下的那张珍贵彩色照片,我能看到母亲的青丝秀发与白净脸庞在充满烟火气的家里氤氲着丝丝甜蜜。

    那时,家里已换上白炽灯,但平时还是舍不得开。夏天白昼长,母亲做完农活后,从容地生火做饭,食物在灶火“哔哔剥剥”的声音里慢慢烹熟。父亲、母亲,还有爷爷、奶奶围着院子里的小石桌,边吃饭边谈论今年庄稼的长势以及家长里短。冬天白昼短,所幸处于农闲时节,白炽灯明黄的灯光划破黑暗,带给人敞亮温暖的同时,也带给人继续奋斗的力量。

    20年前,父亲35岁,母亲33岁,我8岁。

    那一年,我和弟弟妹妹背起书包入学就读。学习之余,兄妹三人一起到村外的树林里捡柴火,到街上拾废品,到田里帮家里干农活。那时,家里有了电视,白炽灯也变成节能灯。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我的不少闲暇时间都献给了电视里反复播出的金庸武侠剧,也学会了哼唱王菲和那英的经典之作《相约98》。因为看电视,我给父母写了不少“好好学习”的保证书,也因为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约谈”了不少次。

    10年前,我18岁,弟弟16岁,妹妹15岁。

    这一年,我们都在读中学,农业税虽已取消,但沉重的学费压力,依然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深感焦躁和忧虑。中国农民是伟大的,他们为祖国建设不计得失,默默耕耘,只愿风调雨顺,仓廪富实,国泰民安。其间有几年,父亲常说,过年时家里挂几个灯笼,放几发花炮。我总是力劝父亲没必要浪费,父亲每次也都是讪笑作罢。现在的我回想起来,也许在父亲心中,灯笼的红晕印证着来年会有好光景,而天空绽放的烟火也正是劳动者最动人的笑容。

    今年,我28岁,已工作3年。虽因工作性质与家人聚少离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家的思念却与日俱增。远方的父母、亲人,你们还好吗?今年,让咱们把家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用明媚的小彩灯照亮高墙,当然也少不了几发冲天礼花,待华灯初上,必将点亮最美丽的夜空。

    你好!相约40年。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二公司

大路通达
指战员在铁道兵机关办公大楼前分发“三中全会”公报(图)
潮起铁建
华灯初上
春天的故事
奋进40年
追 梦
筑梦路上
老家·铁路
中国铁建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