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榆林12月12日讯(通讯员任 宁)“阳城隧道所在地段软弱围岩密集,在地质构造上属古冲沟,施工安全风险极大,是蒙华铁路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近日,随着蒙华铁路阳城隧道顺利贯通,中铁十七局五公司蒙华铁路项目部经理屈振荣悬到嗓子眼儿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阳城隧道开挖施工中,该项目部遭遇富水砂层,出现边墙溜塌、隧底冒水等险情,既制约安全生产,又严重影响进度。“经检测,我们发现阳城隧道正穿越的地段属几万年前形成的古冲沟。这种地质条件的掌子面一般同时伴有白垩系砂岩、砂质新黄土和土砂互层等多种围岩,就像一块极不稳定的‘千层蛋糕’。”屈振荣介绍。
如何安全通过这一复杂地质段?蒙华铁路项目部技术人员经反复试验,决定先采取真空降水等措施降低围岩含水量,再采取超前水平旋喷桩、帷幕注浆和径向注浆等措施,对地段围岩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围岩空隙填充率和自稳能力,就像为隧道打造了“金钟罩”,为隧道安全开挖创造条件。“掌子面开挖前,我们在拱部150度的范围内打设了83根超前密排小导管,以预防拱部掉块现象发生。同时,对小导管进行超前注浆,在隧道轮廓外形成拱形结构,提高掌子面拱部自稳能力。”该项目部总工程师耿启军说。
除此之外,他们还建立了信息化监控量测预警系统,每天把测量数据输入电脑,现场管理人员就能立即收到信息,并根据测量数据,及时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判,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目前,阳城隧道已安全穿越长达1166米的稀有古冲沟地质段,该公司蒙华铁路项目部也实现安全生产超1000天。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