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乐山12月10日讯(通讯员范建瑞 曹西平)“你们帮助村民实现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让村民通过‘农职夜校’了解了外面世界,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近日,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武圣乡政府将一面书写“情系乡村振兴 助力阵地建设”的锦旗送到中铁二十局二公司仁沐新项目部,对该项目部在该乡石马村开展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
石马村地处深山腹地,村民每次进城都要骑摩托车沿崎岖的盘山公路走4个多小时。“农作物销售不畅、劳务输出受阻、特色产业缺乏是这里致贫的主要原因。”村支部书记介绍,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远不及沐川县平均水平。
“能和村民们的关系搞得这么亲,真的是出乎预料。”项目书记张雅涛介绍,2017年7月他们来到石马村,了解村里的情况后,决定食堂的菜都在村民那里采购,不仅解决了村民的蔬菜销路问题,也省去了去城里采购的麻烦。“一年下来村民们增收不少,还成了项目部的好邻居。”张雅涛说。
而在项目隧道施工现场,村民赵联红正带领着村里的8名弟兄进行钢筋网片施工。去年9月,项目聘用了他们,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他们已从庄稼汉成长为成熟的技术工人,每月工资能达到5000多元,比以前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不仅如此,项目部对村里的文化帮扶也从未间断。“当地民风淳朴,不乏勤劳之人,但之所以致贫,是因为长期封闭导致的观念落后和脱贫被动。”张雅涛说,他们同村委会联合开办了“农职夜校”,村民们在这里可以学到实用技术、政策法规、买卖投资等相关知识。8个多月来,“农职夜校”吸引了全村300多人前来学习,许多村民通过学习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
据了解,该项目党支部还积极参与石马村困难党员帮扶和特困家庭资扶等工作,为该村精准帮扶、脱贫致富贡献了力量。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