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阳12月5日讯(记者李美华 刘晓雨 通讯员马俊丽 肖永顺)12月1日,经过5年艰苦奋战,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贵阳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35.11公里,设25座车站,是国内首条在大比例岩溶发育地区建成的地铁。该线路由中国铁建施工总承包,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局、中铁二十一局、中铁二十三局、中铁二十四局等单位共同建设。
贵阳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城市,1号线经过区域基本属于岩溶发育或强发育地段,地下溶洞和暗河众多,复杂的地质环境让很多专家为其打上“最难施工地铁”的标签。在穿越特大溶洞施工中,中国铁建建设者采取反压自排水处置方案,顺利安全穿越溶洞。在贵阳市火车站地铁站施工中,面对项目多次下穿火车站站房、站场及多栋居民楼,并面临地上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等难题,他们在重点施工区域布设了1150个观测点,监控地面沉降情况。为保证下穿施工安全,各参建单位还多次邀请专家进行方案会审,采取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控制等措施,确保路基“零沉降”。
随着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通车,标志着贵阳市进入“地铁时代”,有利于缓解路面公共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