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天路上的汉藏情

鲁文涛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8年11月15日   6 版)

    □ 鲁文涛

    前不久,国家宣布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听到这则消息后,身为老铁道兵的我激动不已,思绪瞬间回到15年前。那时,我所在的中铁十七局三公司挥师青藏高原,负责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处的施工任务。

    提起青藏线,人们最熟知的是世界3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但是人们并不知道“高寒缺氧”才是最让建设者头疼的,因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藏民也不能“逆天而行”。

    工友们整天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下班后第一件事便是洗澡。但是,正是这个“好习惯”几乎击垮了所有青藏线建设者。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没患过重感冒,高峰时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失去行动能力,在项目部设置的卫生所几乎天天是“人满为患”。大家找出原因后,便将洗澡的频率降到最低,从而大大降低了患重感冒的风险。

    有一天,卫生所门外来了一对藏族母子,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心疼与焦虑,怀中的孩子虽然睡着了,但是表情却显得十分痛苦,母亲抱着孩子一直在门前徘徊。准备下班去食堂吃饭的王医生见状便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然而由于语言不通,王医生一个字也听不懂,后来经过10分钟的肢体语言沟通,王医生才明白是这对母子高烧不退,来队卫生所寻求帮助。了解了事情的缘由,王医生马上带着这对母子到卫生所进行治疗,并且在他们退烧后用专车把他们送回了家。

    第二天,一个高壮的男藏民带着两只羊来到卫生所,经过一番复杂的“普通话”和“肢体语言”沟通后,王医生才明白,他是昨天求医女藏民的丈夫,外出办事回来才得知妻子跟孩子一起洗澡,不小心患了重感冒,如果不是王医生及时救治,也许会发生意外,所以他现在亲自过来表示感谢。王医生本想谢绝男藏民的礼物,但是男藏民好像明白王医生要说什么,提前放下两只羊,然后立即转身快速离开了。

    王医生将情况报告给项目部后,项目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人员带着米、面、油跟随王医生到藏民家里回访。一来二往,王医生与该藏民家庭成了朋友,了解到他叫罗布,每年都要到雪水河岸边定居过冬,春天来了,还要出去放牧。后来,王医生从罗布的口中了解到,有的藏民为了避免患重感冒,整个冬天都不洗澡。

    随着项目部与罗布一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项目部发现许多藏民都需要徒步穿过雪水河外出办事,但是河道非常难行,给藏民外出造成了许多困扰,于是项目部便安排机械设备为藏民在河中修了一条高约10厘米的漫水桥,解决了藏民的出行难题。

    项目部的善举不仅得到了藏民的一致好评,还为项目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在施工大干期间,当地政府安排了许多藏民协助项目施工,甚至有许多藏民自发找到项目,要求参加青藏铁路建设,大大缓解了施工一线劳动力不足的压力。

    当年春节,忙碌了一年的青藏线建设者也要回家过年了,当地政府特意安排了藏民根嘎为项目部守护财产,罗布一家也义务过来帮忙。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掀翻了项目部5间房屋,项目驻地更是一片狼藉。此时,根嘎没有辜负当地政府和项目部的信任,他冒着大风和严寒,徒步走了40多公里到唐古拉山口兵站给当地政府打电话求助。

    第二天,当地政府安排的人员便来到项目部,对所有房屋进行了加固处理,甚至将刮到数公里外的房屋结构物都全部拉了回来,将大院重新收拾得整整齐齐。

    项目职工春节回来都向根嘎竖起了大拇指,根嘎用生硬的普通话回答:“汉藏一家亲,都是应该的。”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三公司

项目部就是家
中国,铁建,我
筑基者(图)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天路上的汉藏情
盾构机“舵手”
半条小路
爱让春蕾开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