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庆荣
年轻又富有知识的新一批大学毕业生被充实到企业,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何管理自己,如何更好地成长,才能担当起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任?
为此,很多年轻人注重自我规划,三年后要做到哪一步,五年后要升到哪个层级……等等。年轻人在自我发展、追求进步上有目标没有错,但仅凭“自我设计”,没有埋头实干的精神、作风、业绩,这样的“自我设计”等于空中楼阁。在沙滩上盖房子,没有扎实的根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很难说清,我在青海做了什么,但很清楚,妻子和孩子付出了什么。朋友说,你失去的,永远也不会补回来。我无法反驳,但还是坚信,付出的,一定会有意义。”最近,一位援青海干部的日记在网上广泛传播,感动了不少人。在广袤的大地上,还有许多这样的“援青”“援藏”“支教”的年轻干部扎根在基层,奋斗在一线。他们不图名利,扶贫献智,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谋福,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做实事,用埋头实干作为自我设计。
将个人成长自觉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成长才有意义。而细察当下,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懂得这个道理,都能一步一个脚印迈得很踏实。在项目部采访交流中,有的年轻人踏踏实实在锻炼,勤勤恳恳在做事,心态阳光,受到身边同事的喜欢。有的心比天高,觉得身在项目部像被囚禁,心浮气躁,搞脱离实际的自我设计,领导和同事怎么帮助都难使其有变化提高,以致自毁前程。这些现象警示年轻人:材质疏松的“速生树”终究长不高,只能成为烧火棍;爱抄近路的人终究走不远,只能看到眼前的风景。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越是环境艰苦、岗位吃劲,越是困难大、矛盾多,就越能磨砺年轻人的品质,考验年轻人的毅力,增长年轻人的才能。不经历一些艰难险峻,不接一接“烫手山芋”,不脱几层皮掉几斤肉,不经过几番思想斗争的脱胎换骨,甚至不掉几回眼泪,怎能磨出真功夫、练出处理复杂事情的真本领,进而收获真正的成长与进步?凡事总想轻松获得,总想小付出大回报或不劳而获,总是眼睛盯着鼻子,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受到挫折就意志消沉,抗压能力弱、遇事就退缩,这样的年轻人,关键时刻如何能顶得住?以后又怎能担得起重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的年轻人就是企业明天的中坚力量,就是企业明天的接班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对广大年轻干部寄予厚望。火热的基层一线,生活丰富多彩,是年轻人增长本领的大课堂,是磨砺才干、积累经验的练兵场,也是锤炼意志、培育作风的磨刀石。年轻人在这块沃土上多“墩墩苗”,结出的果实才更饱满。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钻营、不偷奸耍滑,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赢得机会,赢得未来,才能在成就事业中也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