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百色8月13日讯(通讯员范文博 邓云浩)“陆书记,这是今年刚收的玉米,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在中国铁建大桥局乐百高速公路2标项目部门口,村民黄光好把刚从地里摘回来的玉米往刚散步回来的项目书记陆树明怀里塞。
原来,黄光好是当地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以前常常要走好几公里的山路挑水。为改善黄光好家的用水条件,乐百高速公路2标项目部主动将修建的蓄水池分出一条水源引入到黄光好家。
该项目部不仅为黄光好一家解决了饮水难题,还给当地青壮年提供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扶贫先扶智。想要让村民们转变观念,技术扶贫才是关键。”据项目书记陆树明介绍,当时项目部正好需要一批劳务工,从当地找既可以带动村民脱贫,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又能缓解项目用工荒,可谓一举两得。
“我现在不用出远门,一个月就能挣5000多元。”劳务工小韦激动地说。
该项目部还积极响应国家营养早餐计划,为当地弄福小学、弄谷小学、三合小学565名学生募集“爱心早餐”资金共计18570元。
去年“六一”,项目部为当地下老乡小学送去了饮水机及文体用品。今年4月份,他们又向百色市教育基金会捐赠教育资金5万元,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改善当地学校的办学条件,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赞誉。
“精准扶贫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教育扶贫也是重中之重,贫困的代际传递不容忽视。”陆树明的内心从未如此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