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4日讯(通讯员刘月诗 王观生 杨 凯)5月11日,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前夕,中铁十四局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项目延崇高速公路温泉隧道工地举行公路施工突发事件抢险处置综合演练。
国内最先进的智能管道爬行机器人、大型隧道逃生救援钻机、生命探测仪等先进救援救生设备悉数登场,展示了智能化、科技化和信息化设备在抢险救援中的作用,为隧道施工塌方等突发事故救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爬行机器人长约1米,采用履带驱动前进,外形类似一台微缩坦克。这种能伸缩的机器人可以在多种内径的管道内行进,并通过设备前端的摄像头将通道内的画面实时传输出来,在隧道坍塌救援过程中,实现救援通道和线路的“无人”勘探,为救援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除了爬行机器人这样的高精信息化装备,中国铁建自行研发的双套管救援钻机是重型装备的典型代表,这台救援设备最快能以每小时3.8米的速率打穿塌方的岩土层,形成救援通道,比人工开挖小导坑救援方式更加安全和高效。
全长约114.4公里的延崇高速公路工程,是连通北京延庆和河北张家口崇礼的冬奥赛场联络线,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优质便利的交通环境。该高速公路北京段全长33.2公里,共有6座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此次演练提高了全线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