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秋 李艳慧
转眼,又到了一年中柚子飘香的季节。在十五局集团四公司渝黔铁路项目所在地,重庆市綦江县赶水镇,大街小巷都飘散着水果的清香气息。当地的老乡们三五成群,或在自家门前,或在大街小巷摆起了摊位。
在通往工地的路上,两旁净是枝头硕果累累的橘子树、柚子树,时不时地见到老乡背着背篓采摘果实,到镇上叫卖。项目上场已一年有余,来往工地的次数多了,项目部的人便和老乡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见证了乡亲们的果树从发芽、开花到现在挂满枝桠诱人的成熟,而乡亲们也见证了我们的桥墩从桩基、承台再到墩柱的演变过程。工地条件有限,要是能在口渴时美美地吃上个清甜可口的柚子,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享受。可项目部的同事们却从来没打过那些柚子的主意,倒是采摘果实的老乡,时不时地劝他们尝尝。他们深知,铁路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有了路,他们不需再重复赶水萝卜进京的曲折与艰难;有了路,姑娘委身嫁山外的悲剧将不再重演;有了路,孩子进城求学的路不再遥远……在被婉拒多次后,他们将柚子直接塞进了同事们的怀里。有的,更是将一袋袋的柚子搬到了项目部,请同事们尽情品尝。他们用自己的质朴,表达着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一条铁路的建设需要牵动多少人,我们无法统计。但我们知道,渝黔铁路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涉及东溪、赶水两个镇、3个村、10个社,沿线直接和间接涉及的群众多达1.2 万人。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脚下的这片热土,充满了理解与友爱,因为当地群众对筑路建设的支持,坚强而有力。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路?其实,在建设者的手中,路,就是竖起来的碑;碑,就是躺下去的路。而铁路建设者们在修建一条路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树起了一座碑,那就是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口碑!
作者单位:十五局集团四公司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