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桂芳 通讯员谭占甫
9月1日,备受瞩目的全球最大免税店——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开门迎客,正式投入运营。这座屹立在“国家海岸”三亚海棠湾、如同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成为三亚旅游新地标,是中铁建设集团海南公司第9项目部建设者历经27个月奋力攻坚,倾心打造的一座“中国钢结构金奖”精品。
攻坚克难 首战告捷
2012年初春,中铁建设集团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依靠品牌优势和综合实力,一举中标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一期工程。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达7.2万平方米,层数为3层。海棠湾购物中心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免税店,而且是一个集免税商业、有税商业、餐饮娱乐、国际豪华品牌酒店等业态于一体,独具海南特色的旅游观光圣地,为海南省重点建设工程。
为了如期进场施工,项目负责人姜大力带领他的团队,冒着炎炎烈日,数次跋涉于被称为不毛之地的茫茫沙滩,勘查地质地貌,深入调研市场和社会环境。由于项目位于偏远地区,饮食保障极差,可谓“有钱难得饥渴食”。姜大力他们自带方便面充饥,向当地老乡讨要冷水解渴,克服了人地生疏、语言交流有障碍等难题,多方搜集有用信息,为筹划管理方案和施工组织措施做了充分准备。
2012年5月31日正式开工前夜,姜大力带领项目部团队,在没有宿舍营地和办公场所的情况下,仅用一夜就组织调动了4台挖掘机、6台推土机、8辆土方运输车进入施工现场。6月1日凌晨3点,紧张有序的土方施工已全面展开。两周之内,他们完成了34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开挖,同时调集6个施工队伍近2000余人开始进行主体施工。
首战告捷,乘胜追击。他们采用倒排工期法,项目部人员与施工队人员均实行两班倒轮流上班作业。他们顶着高温烈日炙烤,不顾台风暴雨袭扰,克服主体结构造型复杂、单层体量超大、图纸变更频繁、物资资源匮乏、劳动力短缺等诸多困难,从基础开挖到主体结构封顶,仅用了194天。这期间,他们完成基槽护坡混凝土喷锚1.3万平方米,钢筋加工安装1.3万吨,模板安装29万平方米,浇筑混凝土9.2万立方米。
海棠湾购物中心工程主体结构比计划工期提前30天封顶,受到社会各界和业主高度赞赏,业主还专门向项目部发放了300万元奖金。
风餐露宿 勇挑重担
姜大力是清华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参加过国家七部委办公楼、北京中科院过程所科研楼、海南日月广场等重点工程建设,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成为海棠湾购物中心工程项目负责人的不二人选。
海棠湾购物中心工程东距大海仅500米,建筑正负零绝对高程10.35米,基础底板最低处绝对高程为0.07米,涨潮水位绝对高程是2.6米。涨潮时,海水水面远远超过基坑,造成基坑水与海水相连。而且,工程基础施工时,恰值台风雨季,给降水工程带来超乎想象的困难。为了战胜这个“拦路虎”,姜大力连续两昼夜值守在施工现场,组织多方专家会诊,最终采用自吸泵井点降水结合局部明排的措施,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排除了基础底板施工中的最大阻碍。
根据工程单体面积大的特点,姜大力提出了“统一策划,系统安排,分项管控,总体协调,重点突击”的工作程序和“一切为业主满意”的工作原则,建立起总体计划狠抓落实、系统管理促进协调、分项管理突出重点的管理机制,形成了相互促进的管理局面。
不辱使命 赢得赞誉
海棠湾购物中心工程钢结构体量大,结构造型复杂。主次入口钢结构是单榀钢拱架构,单体骨架重,安装倾角大,穹顶、裙边多为曲面,技术含量极高。钢结构的现场加工、拼接、就位精确测量和起吊安装成为施工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姜大力带队前往高校和专业钢构公司,请教专家和学者,组织专项研讨,精确测算技术数据,制定了周密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措施。最终,项目部突破了箱型钢拱多曲面制作拼装、超大型吊机吊装路基承载、多曲面屋盖超高空大跨度起吊安装等一道道难关,顺利完成了2500吨钢结构现场加工制作、起吊安装施工任务,保证了施工安全,达到了技术精确、质量优质的建造标准。今年4月,该工程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称号,姜大力被评为“全国钢结构优秀项目经理”。
优质高效的施工,使项目部获得了“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现场管理四星级现场”、“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四项海南省省级工法”、“全国建设工程QC小组活动二等奖”、“海南省优质结构工程”等高等级荣誉,还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等众多领导的高度赞誉。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