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军胜
前不久,单位举办先进人物表彰活动,公司举大力气从基层项目推选出了几名优秀职工,他们之优秀有目共睹,确实不假,但在对他们的工作事迹进行宣传时,有点不得当,有点跟不上形势,比如为了施工生产,生病了还要坚持工作,六过家门而不入,家有小孩两年间未曾见过一面……如此“带病工作”式褒扬,让现场的观众都觉得他们得“先进”当之无愧。可静下心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住医院。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种“带病工作”的行为精神可嘉,但不宜提倡。“带病工作”式的宣传思维,与当前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作为一名建筑企业的宣传人员,不能为了制造感人效果,一味运用惯性宣传模式,将典型精神庸俗化、模糊化,而是要转变角度,提升水平,换换宣传典型的思维方式。
“带病工作”式宣传误导广大职工群众。有人说,“带病工作”式宣传没有错,本身就是一种事实报道、人为关怀,这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说法。有病就要休息、治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常识,而带病坚持工作,则与之冲突,甚至减弱治疗的效果或加剧病情。我国不断强化依法治国的进程,根据劳动法,职工有劳动和休息的对等权利。现在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带病工作至少在很多人看来不可取,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样做很傻。为什么不能保障优秀典型人物的休息、养病时间呢?如果号召学习的对象不是病得起不来就是活活病死、累死,抑或是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对家庭没有最基本的照顾,谁还敢学?谁还肯学?这样的宣传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建筑工人如果带病坚持工作,很容易因疾病造成工作失误,甚至酿成事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我想,我们建筑企业更应该从职工这个源头上强化安全管理,严禁职工带病上岗,减少或避免不安全行为。公司中不乏坚持锻炼身体、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做出很好成绩的先进典型。这样的宣传标准,岂不更让人可学、易学!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更应该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以制度的形式来制止员工带病工作。比如定期为员工体检、执行带薪休假政策等,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密切干群关系、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重要举措。这样的制度也会使宣传部门的报道方向不跑偏、对准焦。
我们更应该倡导健康、科学的宣传方式,不是吗?宣传方式哪个强,让我说,至少“带病工作”式宣传应当休矣!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