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11月21日讯(记者成海忠 通讯员郑 凤)“这是我们4标马莲盾构区间两条隧道施工过程中取得的共计1617环的渣土样本,目的在于掘进过程中,通过对当前渣样的分析,预判前方的地质情况,调整施工参数。”近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的轨道公司广州地铁9号线4标项目施工现场时,项目经理郭银波向记者介绍。
据十六局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马栋介绍,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如何根据工程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盾构机,并充分考虑其细节要求,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需要不断探究解决的课题。
广州市轨道交通9号线线路工程全部采用地下线,施工场地属于浅埋岩溶发育地段。线路规划之初,部分专家认为花都地区属于岩溶发育地,不适合修建地下线,施工难度及风险大。
在马鞍山公园站~莲塘村站盾构区间施工中,项目部通过采集当前施工阶段的渣土样本,分析地质组成、岩面高度,实时调整掘进参数。在其中一台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复杂,导致刀具发生损坏,但由于换刀位置处于上软下硬地段,常规的开舱换刀工作无法开展。
项目部技术小组认真研究地质情况,努力探索新工艺,采用“填舱加固换刀技术”,即将水泥砂浆填充到土舱内,把水泥浆扩散到周围土体内,在刀盘的四周形成一定的加固体,开舱清理土舱后进行刀具更换,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