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家庄11月19日讯(通讯员 邓 华 李 堃)十七局集团三公司在治亏降债工作中,认真整肃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个别阶段性亏损和潜亏项目通过整治犹如“枯木逢春”,焕发出新的生机。截至11月中旬,6个项目实现减亏降债、清欠收效目标。
2008年以来,三公司连续6年跻身中国铁建工程公司20强。去年底,他们还首次跻身中国铁建专业工程公司10强。但因各种原因,个别项目存在阶段性亏损和潜亏现象。
三公司领导反复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同一条施工线上,同样的施工单价,为什么有的项目盈利,有的却出现亏损或潜亏?通过认真分析,他们认为,个别项目出现亏损或潜亏,主要在于项目管理失控。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把加强项目管理作为遏制亏损、提升效益的关键环节来抓。公司成立了以执行董事、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亏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制。公司针对个别项目成本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力、过程控制不严、现场管理粗放等问题,变“秋后算账”为过程管控,切实抓好项目成本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设备管理、劳务管理等工作,堵住效益流失口子。
三公司在强化项目管控的同时,切实抓好“二次经营”工作。他们建立起专家巡回督导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抽调工程、技术、概预算、成本、财务等方面的拔尖人才到项目问诊把脉,帮助指导项目做好“二次经营”工作。
一方面,三公司要求各项目加大对业主的计量力度,尽量压减应收客户工程款,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切实加大清欠收款力度,把该要的钱要回来,该清理的款项及时清收回来。他们根据应收工程款、尾款、垫资款、质保金、投标保证金、履约金余额,下达清欠收款指标,落实清欠责任,严格奖惩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搞好清收工作。
在治亏降债工作中,三公司与潜亏项目签订“亏损治理责任书”,明确治亏降债目标和责任,同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职能作用,对项目在内控制度、资源配置、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合同管理、计量支付、物资采购、材料使用、设备租赁、内部承包以及债权债务和经济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公司责成纪检监察部门跟踪督导整改,对审计建议落实不力、整改成效不明显的项目,公司纪委对项目经理进行诫勉谈话,帮助其提高认识,督促整改到位,对个别管理粗放、整治成效不明显的项目经理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追责处理。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