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1月14日讯(通讯员戴军武 孙士淇)在城建集团一公司济水上苑项目部,小到一颗钢钉、一块木方,大到一车混凝土、一吨钢筋,都能找到节约成本的办法。项目部通过日常管理中的小创意,成功降低百万元施工成本。
冲洗泵管是浇筑施工的必要环节,项目部没有忽略这一别人熟视无睹的细节。每栋楼在主体施工阶段均设置了可移动钢板水箱,将浇筑前润管冲洗的废水集中在水箱里。浇筑后用沉淀后的水冲洗泵管,如此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废水横流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了建筑品质。“项目管理无止境,这些小创意激发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项目经理李鹏举介绍说。
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建筑垃圾、灰尘、噪音等,常常导致施工单位和城市居民之间发生矛盾冲突。为此,项目部开动脑筋。针对建筑垃圾,项目部用3厘米厚的钢板制作了承插式全封闭临时垃圾通道,自下往上沿外墙安装在施工楼层。建筑垃圾从每层垃圾口投入,直接下落至楼下封闭垃圾池内,有效避免了工地上四处可见的破砖碎瓦,也缓解了垂直运输的压力,减少了垃圾搬运给施工带来的影响。
在施工现场的东侧大门,项目部还一次性投入15万元,购入两台自动感应洗车机,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降低了场内扬尘,减少了施工车辆对城市道路的污染,彻底扭转市民心中建筑工地脏乱差的印象。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