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 艳
38年如一日,他奋战在施工一线,用实干涂抹时间,用拼搏装潢寂寞,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基层党务工作。他就是十八局集团五公司铺架公司云桂项目部书记李长松。
要想做好党务工作,必须做到事事通。李长松深知这个道理。为此,他把与工人同劳动、共甘苦,事事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为了近距离接触一线职工,在共同劳动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利益诉求,他常和一线职工一块攀“天梯”检查安全,和炊事员一道把饭菜送到现场,和工人一道钻梁洞、上桥面、抬托盘、上螺栓。值班工人有事外出,他主动替工人值班看场地。他的平易近人,在项目领导与职工间搭建了一条无缝沟通的桥梁。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李长松深知自己承担着给项目部职工传输正确思想观、人生观、事业观的重任,而这些软素质需要领导个人魅力来引导,正所谓身教甚于言教。有一次,李长松和往常一样疲惫地从工地回食堂吃午饭,甘桶里躺着两个新鲜的白面馒头,那晃眼的“白”刺痛了他的心。他一改往常的有说有笑,而是默默地吃完饭,然后立即召集项目部全体员工开会,并以这两个白面馒头为由头对大家展开勤俭节约教育。那个丢馒头的人正在心里怪这个倔老头多管闲事,李长松走到他跟前儿停顿了一会儿说:“今天这个浪费馒头的人我就不点名批评了,但是这种情况我希望不要再出现第二次,否则就要点名批评。”工地上正是有了李长松的严,才杜绝了浪费现象。
在施工一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最难做的,李长松却凭着亲和力、办事公正和耐心、毅力把它做得游刃有余。兰新铁路大战松树沟特大桥时,大车班的一名操作手王强和工班长之间产生了工作上的矛盾,当时操作手情绪波动较大,措词激烈。李长松经过调查,了解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他先是找操作手王强谈话,此时的王强还在闹情绪。李长松一改以往的说教,也没有以领导的身份来教训他,而是先让他来诉说事情的经过,让他把自己心中的郁闷发泄出来,等他说够了,李长松再用长辈的身份开导他,等他心平气和后,再从项目管理者角度出发,从行政隶属关系着手,着重强调操作手必须服从工班长的指令,统一行动。始终认为自己受委屈的操作手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紧接着,李长松又找工班长谈话。他首先肯定了工班长的工作程序没错,对于原则性问题必须坚持。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他话锋一转,委婉地提出了以后管人要改变简单、粗暴的方式,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工班长也认识到自己工作方式方法欠稳妥。之后,他又连续多次把两人叫到一起进行思想开导。在他和风细雨的开导下,两人消除了隔阂,彻底化解了矛盾。
俗话说,付出与收获是一对孪生兄弟。沉甸甸的付出为他赢得了各种荣誉,“优秀党务工作者”、“六好共产党员”、“公司先进生产者”、“集团公司最美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然而李长松对这一切看得很淡,他一如既往地奔赴在一线。
作者单位:十八局集团五公司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