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茂森
写一个“80后”男孩,为何用了“心明眼亮”这个文物级形容词儿?其中自有缘故。
听说我要到邯长项目采访,公司许多人向我推荐或介绍夏亮亮。其中有与他一同参加过会战的领导,也有与他相处过的员工,但都众口一词:公司最美电化人行列,不能少了夏亮亮。夏亮亮何许人?人缘如此之好?
高铁列车到达邯郸东站,我急于向接站的项目司机老梁打听夏亮亮是干什么的?老梁答:“现任总工,小伙子有头脑、肯钻研,是当下年轻人里少见的有心人。”第二天一早,我又问项目书记老崔:“你这儿的夏亮亮究竟咋样?”老崔答:“好哇!是电气化施工组织、技术少有的明白人。思路清晰、眼光透亮,正想请你专门采访他呢。”上午,项目部张经理介绍邯长情况时,竟也无意中多次提到夏亮亮:“夏总虽然年轻,却是难得的施工管理人才,有胆识、有魄力、有担当……”能获得如此多的赞美之词,他一定是个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的小帅哥吧?我想快点见到他,可他一大早就到现场组织施工了。
中午用餐时,张经理指着身旁一位埋头吃饭的年轻人说:“他就是夏亮亮。”只见他一米七几的个头,身体强壮但与年龄相比略微显胖。听到张经理给我们作介绍,他只是抬头冲我笑笑,并未开口说什么。看来这是个不善言辞、憨直沉稳的年轻人。通过多方采访,我逐步走近了他——
夏亮亮,1985年生于陕西渭南农家,2008年铁道电气化专业毕业。来公司工作头两年,他先在襄渝后到包西;先学分析研究图纸,测量接触网参数,再干软横跨、挽臂数据计算……处处用心的他,没用两年就掌握了铁道电气化施工的技术和流程,能够独当一面了。
今年5月,参加完宁岢项目“集中修”大干的他,又奉命到邯长搞施工会战。因项目之前的总工被抽调到其他项目,夏亮亮临危受命担任了总工一职。对此,他没有喜呀乐的特别感受。他觉得,项目总工就是领着干活的头儿,得管技术工艺质量、施组方案优化、施工组织实施、现场人员设备安全……权力不大,责任不小。虽然自己的工资关系不在这里,可公司“施工一盘棋”的理念,是必须坚守的大前提。看来,自己柔嫩的肩头可担着工程成败、公司信誉和企业发展呢!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接了“先锋”令牌,就得按时出征应战,还要确保得胜还朝。憨直沉稳的他就是一条道跑到黑的脾气。鼓未催、号未鸣,他悄悄开始了大战的第一回合——捋清剩余工程量。早出晚归,顶风冒雨,连续奔波一个多月,把项目管段走了一个来回,彻底摸清了11个车站、12个区间、47座长短隧道的每一个施工作业点。此刻,他才感觉到难:虽然前期挖坑、立杆等电气化下部工程已完成80%,但由于土建的制约,施工却是见缝插针“打游击”进行的。好干、能干的地方干完了,也就等于把成块、成段的工程给弄零散了。后续施工同样还得小部队“羊拉屎”、“点豆豆”式作业,大型设备很难发挥威力,即便用效率也很低。还必须对设备人员进行精准计算,对总工期和节点工期有精准安排。参加工作几年来,他第一次感到压力巨大。
外患未解,内忧又来。他清点“粮草弹药”时发现,接触网上部工程材料前期只定了70%,而且挽臂、瓷瓶、导线、线夹、吊弦等分项材料数量也不精确。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材料不足是会战大忌。一旦大战打响、工期逼近,中途“弹尽粮绝”,战斗还能得胜?他紧急召集技术、计划、物资部门人员,捋清已定和未定的各种材料数量。大战在即,一刻千金!连续十多个昼夜,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睡眠不足,长时间盯电脑,他时常眼睛干涩、头疼欲裂。可他咬牙挺着,一旦他这个“头儿”倒下了,如此紧急的工作就可能延迟。终于,他们捋清了库存和未定材料数量,派人连夜赶往有关厂家蹲守催货。最终在大战展开之前,补足了所需材料。他战袍未解、马不卸鞍,又开始优化方案、倒排工期,连续几个通宵苦干,为会战胜利提供了保证。
会战进入高潮,正是盛夏酷暑季节。夏亮亮每天在现场来回奔波,监控施工安全、解决技术难题、组织协调施工……接触网下部施工时,挖坑立杆作业撵着土建的屁股追,直到他们提供不了施工界面。船到弯处须转舵。意识超前、眼睛透亮的夏亮亮早已胸有成竹,立即暂停下部施工,现场把人员调配到其他突击环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甲方供料的弹簧补偿装置厂家迟迟不能确定,导致隧道内的安装施工无法进行。会战现场的指挥员个个心急如焚,向他投以期待和信任的目光。他连夜调整施组方案,尽快向甲方交涉催货,把窝工浪费减少到最低……
“电气化施工的有心人、明白人,施工组织意识超前、眼光透亮。”借用项目领导员工对他的这些赞誉,加之他的大名是两个“亮”字,我就偷懒用了“心明眼亮”这个文物级老词儿作标题。我自认为还算恰当,您的高见如何?
作者单位: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公司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